深夜一口氣補完了,莫名想到千與千尋裡錢婆婆那句話:“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忘記,隻是想不起來而已。” 通篇下來不覺眼角微微濕潤,或許正在于它用溫柔的筆觸打動了我的内心:即使記憶被時間碾碎,那些共同經曆的情感溫度,終将以另一種形式镌刻在靈魂深處。男主的那份“即使被遺忘千百次,也要重新建立聯系”的信念,簡直浪漫至極
“主線”
祐樹因好奇接近孤僻的香織,得知其病症後提出通過日記延續記憶的解決方案。然而,日記僅能記錄事實,無法複現情感,迫使兩人必須每周重新建立信任。轉學生九條一的出現揭露了香織的童年創傷,小學時因誤會好友九條背叛而遭遇車禍,導緻記憶障礙。香織的記憶被完全重置,祐樹因此自責開始逃避。最後祐樹與九條合作還原真相,香織在衆人幫助下恢複記憶并突破一周限制。結局并非傳統戀愛圓滿,而是以繼續做朋友的開放式承諾收尾
“朋友以上,戀人未滿”
兩人的關系始終遊走于友情與愛情之間。祐樹的堅持源于最初的心動,但逐漸升華為對香織人格完整的守護;香織則在日記中記錄喜歡祐樹卻因遲鈍未能直面心意。這種戀人未滿的狀态,像極了青春戀愛物語,情感純粹性高于明确界定。正如劇中反複出現的泛白畫面,褪色的記憶背後,是靈魂深處的情感印記。這種介于友情與愛情之間的暧昧,或許正是青春
“日記”
藤宮香織的日記最初是純粹的事實備忘錄,記錄朋友姓名、外貌特征等客觀信息(如長谷祐樹,坐在後排的男生,頭發有點翹)日記反而完美的揭開了女主失憶症的本質——記憶可以被存檔,但情感無法被複制。随着劇情推進,日記内容逐漸出現主觀表達(如ep8香織寫下今天和祐樹君一起吃便當,他的笑容讓我心跳加速)筆迹的顫抖、紙張褶皺等細節,香織從被動記錄轉變為主動的情感書寫。日記本是香織封閉世界的出口, 香織每周通過閱讀日記重建自我認知。當記憶完全依賴外部記錄時,“我”還是原來的“我”嗎?答案已然留下了,真實的自我突破理性記錄之時、香織最終不再需要依賴日記時,這個曾象征殘缺的道具,反而成為青春最完整的見證。
最後,貼兩張動畫裡治愈人心的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