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于此的靈魂,山川與河流啊,請再次保佑我們

「序」

今天穿上了畢業典禮穿的白裙,穿梭在人流中,這種感覺既新鮮又美妙,好像街道正伸着雙手牽着我擁入她懷。我擡頭看,昨日還乘坐的家門口的地鐵站關了。黑色金屬的如牢房般的鐵柱子,上面纏繞着一圈又一圈的鎖鍊。突然想起之前午休回宿舍遲到就被鎖在宿舍樓門外。坐在台階上往上看,也是相似的鐵門,鐵鍊,鐵鎖。不知為何,看到地鐵站關閉,有一種末日感,門口徘徊的人群感到焦灼,我卻莫名感到一種深深的懷舊,很平靜,甚至感到一種安慰。等地鐵的時候,廣播重複播放今日不開的鐵路線,一條接着一條,像是在播放災難新聞一樣。也是,在倫敦這個沒有常态可言的地方,日常不被打破才顯得反常。

人頭攢動的地鐵站裡顯然沒有因為這一大串廣播而感到害怕,隻是像往常一樣,焦急地排着隊等着地鐵。好像害怕的隻有我一個人,我感到很熱,因為人比往常得多太多。我後悔穿裙子了,把手機和包拽得緊緊的。

「邂逅」

當亮晶晶的大海和美麗的城市從自行車下一覽無餘時,觀衆席裡有人發出了贊歎。是啊,多美啊,我要是能每天這樣騎車上學該有多幸福。騎着騎着,唉,怎麼有個男主站在路邊,而且擦肩而過了還能轉頭互相說一句話呢。雖然但是,我承認本片的男主角形象非常符合我的type,說話的語氣也是很符合我的耳朵--但是電影還是電影,人與人之間的邂逅這麼輕巧。不知道是在鄉村而不是城市的緣故,不知道是不是電影裡都不存在現代性孤獨這種東西。

其實很多元素都很像《你的名字》,廢棄的村莊也是,學校也是,女主的性格也是,災難也是。

「美景」

導演肯定是一個很喜歡巨大水體的人。湖泊,海面,還有夕陽落日反射在上面的餘晖。很多很多波光粼粼的鏡頭,我都覺得很美,似乎已經能想象置身于其中的感覺。還有每次災難被戰勝後的大雨—會讓我想,是不是以後下大雨啊都是有人戰勝了一次苦難啊。這樣想想覺得下雨挺好的。

「會走路的椅子」

我覺得很可愛的是這把隻有三條腿但會走路說話和睡覺的椅子。如果我男朋友也是把椅子,似乎也不錯,像片中男主一樣不僅能飛能跳能說話,還能帶小孩!能帶小孩!這是多棒的比AI還優秀的帶娃工具呀。這把椅子給大家貢獻了很多笑點,觀衆席的朋友們一直在哈哈大笑。我也挺喜歡這一段可愛的創意的,能幹的椅子!

有一個細節還是很打動我的,是那把椅子溫柔地問女孩“你現在一定餓了吧,先吃點東西。”那是他們在船上,第一次完整對話。

「善良的人們」「生死」

讓人感動的是女孩一路上都有貴人相助,而且都是些可愛的女孩子們。不知道為何常想起侯麥,他的電影裡的女孩也經常聊一兩句就成為朋友,然後都很美。或許這些愛是為什麼想活的原因吧!但是我并不覺得導演有把為什麼要活着這個表達地深刻些。在災難面前我覺得這是必不可少的要讨論的問題。為什麼要活?為什麼努力去活?這部電影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隻是一味地在渲染要活着!女孩對外公說的“我不管生與死,但不能活在沒有你的世界裡!”這一句話我心頭一顫,怎麼就不管生與死了,你們倆到了能夠因為愛而不顧生死的程度嗎?再說了人類的這些情感在生與死面前能有多大重量呢?如果這是這個原因,為了愛的人,為了确認自己很重要,但是活着或許不是别人的選擇呢,世界也不是為了你倆的愛情旋轉的啊—未免太天真甚至有些自私。活着這個條件的預設并沒有被建構好。

「過去與現在」

我覺得這個似乎是這個電影較引人思考的一個創意。現在的土地與過去的聯系。女孩現在的自己面對過去的自己,同一片土地上如何不遺忘過去的事情。但還是浮于表面了。反複地回憶過去的蒙太奇式的片段,還有女主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的方式,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關于敬畏的問題,對過去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如果能夠深刻一些,視角再放射一些到他者,或許會更動人。

「災難」

災難其實是一個很宏大的問題,但這個電影刻畫局限在男女主與一個龐大的怪物的搏鬥之中,顯得像是一個原子和一個宇宙在對抗的感覺,太僵硬地誇大人克服worm的力量。其實那個小貓咪挺好的,一開始覺得是要被馴服戰勝的東西,其實是善良可愛的(但是導演也沒說明白咋就轉變了)。但同樣的邏輯如果放到災難身上,說不定那個worm也是善良的呢。那個黑貓警長上身女孩的小姨的時候我還在想是不是要讨論人性的惡呢,但看來導演其實根本不打算讨論辯證的這個層面。但是一味地征服自然這個邏輯我現在不太能夠被說服了。還有那個貓貓和女孩的愛,這個導演台詞裡說的愛。到底是啥也沒講清楚。男女主之間沒提愛,貓貓問女主你愛我嗎這個愛又莫名其妙。

「愛情」

其實一開始看到男主的人設我還挺好奇的,女主的角色還是一如既往地勇敢可愛小機靈鬼,但這個男主一開始就挺有内容的趕腳。但是!自從他變成椅子之後就開始走搞笑路線了,女主面對椅子就像是對牛談情,完全不知道這個男主人物形象的設立是否豐滿完整,導演可能特别想用椅子這個創意吧,導緻人物的設置有點頭重腳輕,女主角色也略顯單薄,他倆的愛情就更單薄了。我從中更多的感覺是革命友情,也不知為何用了”愛情“這個标簽。如果要烘托愛,但是拯救完地球之後也沒發現男女主之間的愛有多深,在火車抱一抱就走了,唉那女主可是用生命換的男主啊,這愛情咋有點不對稱還是說你男主就是不行啊。反正奇奇怪怪的,這不深不淺的愛情竟然戰勝了宇宙,超越了生死!而且有大部分時間和女主說話的還是一把椅子(不理解)。

「我與世界」

我是喜歡這個聲音處理的。比如在山洞的水流滴答聲。導演肯定經常喜歡獨自安靜地坐着聽聲音吧,他的電影裡有很多哒哒這樣的聲音,感覺是自我與世界的永恒連接在了一起。還有空靈的音樂,不得不說導演在刻畫宏大的效果上很有深厚功底,不管是景物的構圖和色彩美學,還是聲音的襯托,那種宇宙的宏大感,還是一如既往地襯托出來了。

「忙碌的世界」

我一直在想為啥就一直他倆在戰勝地震,其實可以有更多人一起幫忙的。而且我很難信服兩個人的力量能如此之大,越長大越不相信這種人定勝天的暴力。但很有趣的是電影裡的路人都是社交媒體重度愛好者,除了拍照娛樂上傳照片啥也不知道。這個還挺真實的。确實有的時候人孤獨得就像是要一個人獨自面對一個世界,但是這個人又深陷世界的囚牢中。

「尾聲」

我看完電影一個人坐了一會想等音樂播完。我被三對互相擁抱的情侶包圍着。我那時在想,電影中那刻畫的愛情存在嗎?而此刻我相信我面前的這份愛情是确實存在的。我在心裡為他們祝福。

離開電影院的感覺很奇妙。電影院裡是暖光,但是走出來是八點半,黑夜降臨,我被這籠罩着憂郁藍色的寂靜的街道鎮住了。我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一個人,走在一個漫長的藍夜,安靜地隻聽得見自己的腳步聲,昏黃的路燈顯得夜色更藍,明明是薄薄的一層,卻将一切籠罩下的事物,街道,塗上了一層濃郁的清冷色調。我感到脊背發涼,尤其看到”danger of death”标識。我擡頭看一樹白色的櫻花還在晚春綻放。今晚夜櫻真美。像是有水滴從那潔白的花瓣低落,“滴答滴答”,像是我的腳步聲,又像是電影裡的水滴聲,“滴答滴答”,時間在流逝,而我隻記得天空憂郁的藍色眼眸。

我感到有人,于是開始奔跑,與一輛車擦肩而過。

空無一人的地鐵站。進入地鐵站,車廂裡有人失控地大聲喊叫,不停歇地歌唱罵髒話。我開始聽巴赫的勃蘭登堡,耳畔的旋律伴着此起彼伏的歡呼尖叫,看着地鐵開進黑暗的隧道,眼睛跟随着一條彎曲的流動的線印在地鐵窗戶上。此刻我的旁邊一對父母緊緊抱着自己的小孩。對面以為裹着綠圍巾戴口罩的女士,還有一位年輕人背着畫布——

這一瞬間,我感到世界無處不在的災難性和荒謬性的隐喻,更讓人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