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看得異常舒心。鄰裡關系溫暖,黃玲和宋瑩用善意回報善意,孩子們關系好到分不清誰是親生的,兩家人兩代人的故事都溫暖治愈,跟我印象裡自帶沉重苦悶的年代劇兩毛兩樣。細品幾個主人公,有種“精神狀态進階”既視感。
年代劇裡的善良好人,大多是我對你掏心掏肺才是真的好。能表達善意卻又不失邊界感,是做人的境界,也是年代劇進階的覺悟。林莊兩家鄰裡關系無疑是暖心的,一個小院,互相幫襯,一起種蛇瓜解決家裡的拮據;有縫紉機的黃玲主動給林棟哲補褲子,給女兒做衣服的時候還不忘宋瑩的新式褲子;而宋瑩對待圖南筱婷也堪比親生的,出門在外絕對是有自己一口飯就不讓筱婷餓着,拿着好布料要給筱婷做床單。
溫暖之外,他們傳遞善良是克制的。宋瑩跟黃玲好,但不摻和莊家夫妻倆的争吵和家庭矛盾,隻是默默把孩子帶離吵架場合;林武峰也不會主動去點破莊超英的傳統固執,隻是委婉引導思考;黃玲在宋瑩幫自己家回怼不分輕重的李一鳴之後,解釋自己為什麼沒出頭、感謝宋瑩挺身而出,不把别人當傻子,也不會辜負好意。林莊兩家人鄰裡關系的好磕溫暖,大概也是源于他們有分寸感的善意。
劇中人很喜歡的兩個女性角色:宋瑩和黃玲。打破了吃虧是福的偏見和年代劇裡“老好人”的形象塑造,大家都坦坦蕩蕩維護自己的利益,懂得自我争取。對待自私自利的鄰居,宋瑩是直接開麥硬剛,老公林武峰更是直接堵自己家出水口,整頓占便宜的鄰居。這虧是吃不了一點。
黃玲在宋瑩的影響下逐漸硬氣,面對自私偏心的婆婆絕不退讓,對莊超英各種犧牲式付出該陰陽陰陽,保護孩子們,為自己的孩子争取“定量”。她們不是刻闆的忍氣吞聲的形象,相比那些隐自己欲望,或收斂自己,以向外界展示柔和無害和沒有攻擊性的人,宋瑩、黃玲、林武峰這種主動争取,努力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人很有好感。
善良不意味着沒有底線和原則,讨好型老實人人格早已經不受人喜歡。所以劇中人際關系和人物的塑造,在一衆年代劇裡更亮眼。現在想起黃玲反抗偏心婆家,掌握話語權的幾個瞬間還覺得爽:跟莊超英放話不同意侄子來自己家住,對重男輕女,偏心小兒子的婆婆貼臉開大,直言諷刺“你愛吃蛇瓜都給你吃”!
之前一提及年代劇,人好像就是傳統内斂的。
《小巷人家》用有邊界感和自我争取的角色呈現那個年代裡鮮活的人。這劇主角精神狀态進階,角色更有人味,能看出這劇創作用心,也看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