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伊比姆》:9.5的高分,來源于背後真實的故事和種姓歧視_哔哩哔哩_
傑伊比姆聽上去像是一個人名

但其實并不是
它是一個口号:比姆萬歲
比姆的全名是:比姆·安貝德卡爾

他為了印度種族姓氏最底層的賤民階層達利特階層争取權力
是印度憲法之父
也是印度第一位法律部長
對印度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
印度的姓氏是分級别的
賤民身份世代相傳
不能接受教育
不能穿鞋
隻能從事卑賤的工作
甚至在走路的時候影子都怕落到路人的身上

這是印度曆史最黑暗的陰影
而賤民人數占據印度人口接近五分之一
被譽為天生下來的不可接觸者
就是比姆才讓這些歧視和賤民标簽被去除
但這部影片描述的并不是傑伊比姆的故事
而是一個名叫錢德魯的律師

影片名傑伊比姆主要是為了緻敬比姆為賤民階層争取權益的精神
比姆說過一段話
隻要一個人沒有實現社會自由
法律所提供的自由對他是沒有用的
這句話或許影響了錢德魯
他從16歲起就一直從事社會工作
1993年開始
為了給賤民階層伸張正義
共處理了96000起案件
平均每天要審理75起案件
而《傑伊比姆》故事來源就是這些案件中其中一個
拉賈坎努案
錢德魯用了十年的漫長時間
對抗種姓制度、執法和司法系統
最終赢了官司
是當地高等法院曆史上最長的人權案件
展示了種姓歧視和司法執法不公正是如何殺人的
電影上映後主演蘇裡亞還受到了許多批評和生命威脅
可想而知種姓歧視的影響程度有多大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部電影吧
全片兩小時40分鐘
節奏銜接非常緊密
第一幀就深入探讨了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