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電影節的閉幕影片,因疫情原因,買了又退,退了又買,昨晚應該是第三次買了,公共場所不看碼、不掃碼真的太幸福了,期待美好時光的回歸。
昨天看了一下電影介紹,導演是位非常年輕的女孩,這是她的處女作,難怪把女性的脆弱、敏感與無助描繪得如此惟妙惟肖,整個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真實。
全篇除了女孩就媽媽還有外婆,除了兩個修繕泳池的男性,得知一家人的遭遇,帶着好奇的眼神看着這群女人,很明顯的表露出了性别差異。
通常人們都會把小孩理所當然的當成受害者,覺得媽媽因為失去小女兒而無視了大女兒的感受。整個電影裡,無論是媽媽姐姐家,還是自己家都沒有男性角色,是否想暗示在家庭中父親的長期缺位不得而知,但媽媽姐姐對一家女兒,對妹妹遭遇不幸後的安慰,甚至不得不把自己最小女兒的生日放一放,也要先去遷就失去女兒的妹妹,最後為小女兒簡單過了一個連生日蛋糕都少了一半的生日,姐姐滿臉的疲憊神情,仿佛擔下了所有的責任。
失去女兒的媽媽和大女兒都被自責與悲傷包圍着,片中尤其仔細描繪了大女兒的恐慌無措,即使寄宿在姨媽家,與一群大大小小的女孩一起生活,雖然他們都在安慰她,但人都是真正經曆了苦難才知道如何發自内心感同身受的去安慰别人的,她的眼神依然是遊離的,她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這一幕,心理上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大女兒需要媽媽的慰藉,而媽媽也需要媽媽來溫暖,當她一動不動的悲怆躺在泳池旁時,媽媽走來安慰女兒,她胸口随着悲傷上下的浮動着,仿佛痛苦随着呼吸緩緩移動。
每個女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溫暖大女兒,當得知大女兒第一次in period帶來的惶恐,15歲的表姐說這是一個嬰兒的離開,成為女人後每月都會經曆這樣的失去,大女兒睜大眼睛看着大家為她舉行的“嬰兒告别儀式”,仿佛分擔了失去妹妹的痛苦。11歲表妹說:你經曆過親吻嗎?于是他兩對着番茄一頓親吻,親密的接觸也是療愈創傷的良藥。最後是小表妹的忽然失蹤,大家迷失在森林中,灰心喪氣準備折返,大女兒拼命的喊叫,仿佛把找到表妹當成一種救贖,已經失去妹妹的自己,不能再經曆一次失去,最後回到家發現表妹已經找到了,心理如釋重負。幾個女孩為了尋找妹妹集體失蹤,姨媽和媽媽急得到處尋找,媽媽也因為意識到可能再次失去女兒而警醒過來,當媽媽再次看到大女兒時,已經從之前的麻木變為珍惜。
看到這裡15歲表姐随着韻律而擺動的明快音樂響起,生命總在經曆失去,療愈創傷,然後堅定的繼續前進,就像這首歡快的歌曲,女性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