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名,中國漁民所救下的英俘數量,比他們自己預想的還要多。
800多名英俘未能幸免于難,随同裡斯本丸一起沉沒海底。
逝者不可追,但記憶尚能從海裡打撈起。方導責任感驅動的決心令人欽佩,為了搶救這一段曆史,輾轉中、英、美、日多地搜尋史料,多方拜訪幸存者、當事者及後人,多角度整理口述,是義舉,也是壯舉。7年多的籌備,曆史得以獲救,當真相逐漸被還原,影片呈現出來的悲怆感染,不亞于82年前那番摧毀一切的魚雷的殺傷力。
1942年10月,日軍一如既往地對載滿戰俘的裡斯本丸号未作任何标識,美軍的機械師不明就裡地将魚雷投擲向敵軍——這一舉措将在日後使他在極度忏悔中度過餘生。彼時逃竄的日軍卻釘死了船艙的出路——面臨審判的說辭是防止戰俘逃跑的軍令所迫,戰俘們在地獄般的絕望中自救、相救,捍衛自由的英雄挺身而出,回力無天的棄子們則在溺斃之際高歌至最後一刻,留下人間絕唱。一些成功跳船漂流的幸運兒被中國東極島的漁民們發現,善良質樸的老百姓們冒着生命危險奮力救援,在自身貧窮的境地下為他們提供衣食,并庇護其中三位躲過日軍的搜查,由中國軍民接力護送至重慶的英國大使館。于是,裡斯本丸沉沒事件從幸存的見證者口中,首次公諸于世。
然而,即使有幸從死神手中逃脫,也擺脫不了戰後生活的創傷,這場人為的災禍無論對受難者本人還是對家庭,都是摧枯拉朽的驟然撕裂。影片最感人的部分,是遺物背後的故事重見天日:搶下日軍墨鏡為日思夜想的愛人打造的心形相框,為了給摯愛的香港女子一個家而懇求母親祝福的家書,将家庭未來托付給幼弟的遺囑信,僅留存于報紙上拼湊出的唯一一張全家福……一個又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在心頭剜下難以治愈的傷疤。
觀影過程中,我淚流不止,數次掩面而泣。不僅出于共情,更因身有同感。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常聽奶奶說到,我的舅爺爺是中國海軍91526部隊160号艦烈士,他犧牲的時候年僅24歲。當時舅爺爺的未婚妻得知噩耗後,仍然一往情深,想以幹女兒的身份為外曾祖母盡孝,但家人們怕她在總難免觸及感傷,隻好狠心讓她離開,此生斷了念想。半個世紀已過,奶奶每次提及,還是不禁潸然淚下,痛哭流涕。
就像影片裡,裡斯本丸沉沒事件親曆者的後人們都已白發蒼蒼,回憶陳年往事,仍然恸哭痛絕,甚至有些子女也是在導演之後才得知真相,幼時失怙的悲慘在這一刻奔湧複現,他們隻能無助絕望地重複着“I don't know why”……
沉浸在重重疊加的傷感裡,影片的結尾令人稍感欣慰,還帶着浪漫主義色彩的驚喜,方導以中式圓滿的情懷,聚集了為記錄這段曆史作出貢獻的後人們,一同駛往當年事故發生之地的東極島,看着他們将花環撒向大海,對着海水忘情地哭喊“再見了,父親”,相信這場終于姗姗來遲、跨越時空的“相會”,一定能告慰長眠于這片海域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