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劇透,未看完劇者慎入)
馬不停蹄看完韓劇,才知道是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而且日本早在幾年前已經拍過,評分大大低於韓版。好奇地找了日劇來看,才發現改編竟然可以這樣做:韓版除了基礎框架和設定,將日劇裡的所有元素打散重組,藉此營造出與日版完全不同的氛圍和故事。即使不考慮美術設計和拍攝手法的差異,把日版和韓版看作同樣設定下,由不同的人產生的不同故事也絕不為過。
首先捋一下基本劇情:
1. 一個有多次重置經驗的人(以下簡稱主持人)帶著一群無經驗者穿越回較短的過去(10個月/ 一年)
2. 一個無經驗者一重置就發生交通意外死亡
3. 陸續有重置者死亡,幸存者抱團討論推理,開展偵查和預防措施。主持人身份和動機被懷疑。
4. 中途也有擾亂視線的案件發生。
5. 幸存者中有潛伏的另一個多次經驗者
6. 幸存者最後查出真相,但仍舊難以避免團滅,剩下一個人再度開始重置,力求救人。
這個框架本身就足夠戲劇性。一般穿越情節還停留在命運無法改變/世界線收束/蝴蝶效應的時候,它提出了一個問題:穿越者都以為自己是被投入水中的小石子,可如果他們隻是被盪起的漣漪呢?如果他們記得的命運是被篡改過的呢?現在把主角換成那些被穿越者改變的NPC,用修改過的記憶欺騙他們參與一個實境狼人殺。主持人在慘烈的命運前,看玩家如何困獸鬥。
日版和韓版的玩家,是不一樣的。
雖然兩者的重啟者都是原本會死去的人,但日版的重啟者來自幾個相互獨立的案件:
案件 - 受害者
高中生縱火案 - 橫沢夫婦(跳舞cp)
住戶煙頭失火 - 高橋(貨車司機)
前刑警殺人案 - 天童(咖啡店老闆),坪井(復讀生),鄉原(公司職員)
恐怖女友殺人案 - 毛利圭介(夜總會服務生,攝影師)
絕症- 大森(科研者)
卡車交通事故 - 篠崎鮎美(圖書管理員)
韓版從中提取了前刑警殺人案這個要素,將其擴充為全劇所有受害者的死因,並將兇手與男主角連結,強化了男主角的重要性。後遺症就是日版刑警是殺掉他認為的作惡者(沒有充分證據),而且與重置者沒有任何社會關係,韓版擴充後沒有很好地補充刑警作案的動機。
相比之下,日版無boss,真兇就是命運;韓版隻要阻止兇手,所有人就可以得救。韓版重塑了一條更集中也更簡單的故事線。
而日版中的其他元素,也被韓版重新編排運用在製造強烈的反轉情節上,而且將肇事者和無辜犧牲者都納入重置者的社交圈裡,加重懸疑、恐怖和互相猜疑的氛圍之餘,又增添了對重置者心理的直接影響。
最明顯也比較被觀眾認可的反轉,是出現在韓版重置者之一金世琳身上。日版中的恐怖女友並非重置者,而是男主的前女友,也是男主想要重置的原因。這個女友出場即變態,感受不到對男主有真感情,隻是恐怖的佔有慾,後面也死得很無厘頭,觀眾隻覺得她越快死越好。但在韓版中,金世琳以重置者之一出現,揉合了日版中坪井的復讀生身份,前半段一直是天真可愛的小妹妹模樣。偶然的機會下和女主親近,還說出了像女主一樣聰明漂亮有能力的人,要維持「一定很累吧」這樣貼心的話,更使得女主和觀眾對她的觀感是懂事的、不忍她被殺的。正因為有這樣的鋪陳,後面被揭穿謊話連篇和用自殘威脅男友時,才令觀眾和女主一樣感覺背上一寒,夾雜著失望和憤怒。她從主持人那裡獲取了求生tips,差點就可以逃離被殺的命運,隻因為擔心半途落跑的男友有危險,才跑回首爾導緻被害,死狀悲慘可怖。最後她的父母收拾遺物時的態度,也不禁讓人一聲嘆息。她終究沒有得到之前設想過的父母為她的死而悲哀,隻有嫌棄和如釋重負。她這種極度反常的行為,劇裡也用孟喬森症候群解釋了。這是一個令人觀感過山車一樣起伏的女孩子。
咖啡店老闆也是改動較大的人物。日版中的開咖啡店是重啟者天童先生的本職,重啟是為了挽救車禍去世的兒子。日版中的咖啡店老闆是重啟者中的推理擔當和反抗擔當。而韓版中的咖啡店老闆則成為重置者中潛伏的經驗者,也是幕後boss。討論聚會的場所變成觀察玩家的包廂,令韓版這個反轉更加恐怖。
天童先生在日版中非常重要,我個人感覺甚至重於男女主,形象也更為豐滿。首先他是一直推動偵查死因和尋找重啟山洞的主力,也是人物連結的紐帶。日版中男女主一開始關係一般,是天童的善意和拉攏才形成咖啡廳三人組,救兒子使得他們發現可能會連累無辜的人犧牲,後來也是天童與大森小姐的聯盟引發男女主對其懷疑,最後作為潛伏者的大森小姐把山洞位置交給他。在韓版中,他的偵查和反抗能力分給了男女主角,連累無辜人的愧疚也加倍放在女主身上,被懷疑的橋段則分給了男主。韓版的偵查大本營改成女主家中。
所以日版原本的男女主角,是沒有很主動推動情節的。韓版的男女主角這一功能則大大強化,所以人設上也完全不同了。
上面提到,日版本身無固定兇手,即使被韓版使用的前刑警殺人案,在日版也是通過新聞播報一筆帶過,那個刑警與重啟者任何一個人,都不認識。但韓版則將這個刑警設定為男主最親近的前輩、袍澤,真相大白時是第一重反轉;而男主正是為了這位前輩才重置的,所以在明白真相的男女主心中,又是一重海嘯衝擊。至於性格方面,日版男主雖然日常臭臉,總算是暖男一個,也很尊重夜總會工作的女性。韓版更成熟活潑些,因為兇手身份和偵查需要,職業也設定為刑警。
女主的設定基本是反著來的。日版女主是圖書管理員,年紀較大(寬鬆世代之前出生的起碼是1987年前的),演員很漂亮,造型是那種保守老氣,長髮及腰,有點臃腫,溫吞軟乎乎的風格。性格非常內斂,表面忍忍忍,內心mmp,心裡惡魔小劇場很多。觀念很正,love & peace,但總被揶揄「別說漂亮話」,偶爾高光(聞到大森小姐大衣上的煙味追蹤到被囚禁的天童先生)。和男主的感情線,呃,開始還算自然,後面突然進展很快就有點尷尬…
韓版女主是網漫作家,年輕有為,造型幹練中性職場,及肩髮,劇中沒穿過裙子,性格非常剛,不容易屈服,不願展露人前的反而是軟弱無助的一面。有急智,能因地制宜,即使男主不在身邊也能保護自己,被男主邀請做自己的調查搭檔。和男主感情線約等於沒有,主要在查案。她也有上價值的對白,但眼神狀態跟日版不一樣。日版是眼淚汪汪勸喻引導,聽者哪裏耐煩?韓版平實得多,盯著對方,說話短而堅強,有一種「我會證明給妳看」的錚錚鐵骨。
在主要角色的創作上,韓版看起來顯然是更爽感覺更鮮明的。編劇似乎嫌這還不夠緊密,不夠激動人心,又給兇手和男女主加上一重「命運的注定」。
日版裡男女主如果不是因為主持人的幹預就不會認識,男主本來還交了新女友,所以他們相識是「命運的轉彎」。韓版裡反著來,之前的每一次,男主都為救女主而死。所以重置前他們是因為幕後boss幹預才不認識。根據韓版中片段,兇手每次都是挾持了女主再通知男主過去,所以與兇手之前隨意選擇受害者不同,這次謀殺是刻意而為之。兇手選擇的原因,恐怕是當時的男主在調查區內陸續發生的死亡案件中,已經懷疑到真兇頭上。所以與他互有好感的女主就成為人質。這三個人本身就會被聯繫在一起。
這一來是給了女主改變給主持人看的必要信息以及必要的決心。二來大概也算是男女主似有似無的感情線的一個高潮?韓劇本來就很擅長製造這種糖。
故事主線的修剪,人物形象的重塑,使得結局導向也不一樣了。韓版比較直接,就是主持人棄權,告訴男主大概方位,但是分岔路口選哪條不確定。重啟者除了男主團滅,大boss 和男主各自重啟。重啟後男主搜集療養院經營問題的證據把大boss 拖在牢裡無法重置。把已經走上兇手之路的前輩繩之於法,然後在陽光很好的一天與女主重遇。中心思想:明天是今天的努力創造的(女主語);分岔路上勇(隨)敢(意)選一條就衝吧。男主當時重啟也是隨手選了一條,結果發現兩條路最後又匯合成一條……這是一個強調個人努力和勇氣的故事。
日版主持人沒有幕後boss,為保留重啟秘密不惜殺人,最後主持人和女主回到一年前,其他重啟者團滅,潛伏者大森小姐棄權。女主回到過去表示「要救所有人」,又被主持人嘲笑了,還意味深長地表示「你會陷入地獄之中」。然後就完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就這?但細心考量,的確是很有餘味。
首先女主要救所有人,解決的不是一個案子,而是上面列出的所有案子。沒有主持人的幫助,她首先得調查所有兇手到底是誰,怎麼作案。女主跟韓版男主不一樣,無法直接接觸到案件資料,性格又溫吞,恐怕單靠一次重啟未必成事,那就可能需要多次重啟,每次重啟把所有人救一遍。這還是在主持人不會幹擾她的行動的情況下。不光是救人,坪井和鄉原是因為犯罪才被殺的,如果救了他們就意味著還會有女生受害,所以還得搜集資料舉報他們。
其次,女主救了重啟者團隊,產生的蝴蝶效應怎麼辦?這可能又會導緻要救的人越來越多,不停重啟。憑一己之力,做救世主,是極其費心費力的事情。主持人說自己不停重啟就可以滿足自己的慾望,他隻提到金錢享受,但我回想,他是故意沒有說救人的事情。想救本該死去的人,也是一種慾望啊,也會導緻無限蝴蝶效應然後無限循環,成為慾望的奴隸。這個主持人很雞賊,他一定經歷過,所以才會對第一次重啟的人說不要幹預生死,也會在結尾留下前方地獄警告。但他也知道,不試過是不會心死的。而同為人,難道僅因為知道了重啟的秘密,就有資格將別人的人生塗改得面目全非嗎?那是真正為他們好嗎?
日版這個結局很有意思。如果像韓版中有大boss,我們可以努力打倒他,不要被欺負被玩弄,也可能屈服,輸或贏,二選一。但最大boss是命運的話,對於三次元的我們來說,就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可能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也可能過了這個坎就平順一生,或者有其他更高維度的人攪局,創造出新的命運。那些新的故事也可以很溫暖,像韓劇鬼怪一樣。也可能很促狹很腹黑,正如韓版女主跟男主說的
「為了避免劇透,就會創作新作品,這樣參孫的身份就會永遠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