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本科的選修課上寫過一篇《利維坦》的電影賞析,備忘錄裡居然還有存檔,寫的很粗糙,不算考究,但也是認真看過後用心寫的:
 
 利維坦這個詞出自《聖經》,是第一卷《約伯記》中的一個海怪。它是海洋的掌控者,一個龐然大物,無法被傷害分毫。十七世紀,有一部政治學巨作,名為《利維坦》,又名《巨靈論》。全書分三卷,第一卷論人,第二卷論國家,第三卷基督教國家和論黑暗王國。本電影的名字就源于這本書,而書中的主題,也是電影的主要内容。
 
 本片講述的就是一個海邊小鎮的小市民被市長意圖強占房屋和土地,他的所有反抗都是以卵擊石。主人公科利亞的原型是《聖經》中的約伯,一個失去了财産,子女和妻子,身患皮膚病的男人。科裡亞在影片中也如約伯一般不幸。他被市長占去土地,妻子和自己的律師出軌後跳海自殺,他被污蔑為殺人犯關進監獄,孩子朋友收養,諷刺的是,他的朋友是指認他殺妻的證人。
 
 導演通過市長和迪馬兩個人物揭示了人性的陰暗,一個從頭到尾陰險狡詐,另一個随着劇情的推進逐漸面目可憎。他們都是身着嚴謹的西服,把自己打理的一絲不苟,卻做着沒有底線的事。迪瑪是科裡亞請來的律師,出場時,衣冠楚楚,看起來年輕有為,精明可靠,但是本應該為朋友争取回被國家收走的土地和房屋的他,手握着市長的罪證把柄,在私下裡與市長見面時,露出難看的嘴臉,他利欲熏心,一心隻想和市長達成交易,拿到巨款,罔顧科裡亞的訴求。在科裡亞被警察拘留時,他趁虛而入,與其妻子發生了不正當關系,後來接連被科裡亞和不忿被威脅的市長揍了一頓,灰溜溜的回了莫斯科。他的形象一變再變,從高大正面不畏強權的律師,成了一個懦弱陰險狼狽不堪的小人。
 
 影片中兩次出現法庭,第一次科裡亞被剝奪了房屋和土地,并且沒有受到任何補償。第二次被關進了監獄。她每次的訴求都被幹淨利落的駁回了。在這個官官相護政權腐敗的小鎮,小市民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他的一切反抗就像在湖中投入一粒小石子,泛起漣漪後,終會歸于平靜。一個國家的政治腐敗正是如此從一個偏遠的海邊小鎮被揭示出來。
 
 宗教的元素是從影片中部開始出現的。去教堂告解的人,大多是官員政客,他們從不具備奉獻精神,隻從教堂獲得祝福。在這裡,上帝面對不公正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
 
 這部影片講了很多,無論是人性,還是國家的腐敗,亦或是宗教信仰的危機,都是關乎人類的本源的問題,它可以發生在不僅是俄羅斯一個偏遠的海邊小鎮,還可以在全球的各個不大光明的角落裡。如果一個人不被道德所束縛,如果一個國家體系不完善,腐敗滋生,如果一個宗教,一個信仰毫不作為,那麼時時刻刻都會有底層的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精神的崩潰常常發生。這部影片警醒着每一個人。
 
 導演在三各方面都意圖全面的去展示了,所以就會出現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俱到的情況。這也是影片的争議所在。不過這個部電影無疑是一部藝術品,不論演員還是鏡頭的表現,都是絕佳的。色調和氛圍也是安德烈薩金塞夫導演一貫的風格。電影中很多激烈的場景,都是從側面展示,或者将鏡頭拉遠,使人物變得渺小,将所有的激烈都歸于平靜。就像一個人面對海中巨怪利維坦,他隻有毀滅的下場。
 
 我很期待俄羅斯在将來産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将俄羅斯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在世人面前。
很久以前寫的一份作業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真正的英雄是平凡生活中的父親 
 這部影片的人物關系耐人尋味。在我看來,女主與隊長之間存在着一種“真愛”:一個癡迷于挑戰極限,一個渴望被挑戰征服,他們本質上是互相需要、互相映照的鏡像。然而,女主的靈魂終究為絕對的自由而生,無論是家庭的溫暖、優渥的物質,還是男人帶來的 ...
 最震撼心靈的記錄電影 
 這是一部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駐留期間使用8K超高清攝影機拍攝的首部太空實景電影。記錄了航天員在太空六個月的生活點滴,更是帶領我們走進那個遙遠而又神秘的“天宮”。航天員們在空間站的衣食住行:從吃飯、喝水 ...
 和平年代下銘記這場跨國的勇氣與犧牲 
 看完《營救飛虎》,内心久久不能平靜。震撼與感動交織,那段幾乎被歲月塵封的曆史,因這部電影而重新熠熠生輝。它取材東縱港九大隊營救盟軍飛虎隊飛行員的曆史為基礎,将一段熱血的峥嵘歲月真切地還原于大銀幕之上。影片濃縮在48小時的營救行動中, ...
 “梅夢成祯”開啟了一種新純愛,釣系純愛 
 講道理,我是完全沒想到“梅夢成祯”走的是純愛風,畢竟這倆人站在那兒性張力就拉滿了,前面的各種物料我也是瘋狂上頭,誰承想是成年人的做派,少年人的純愛,猛猛開辟異性戀新大陸。貓和她的貓爬架長安城裡人人都說武祯是風流貴女,說她纨绔,武祯也 ...
 由《秋日奏鳴曲》聯想到我對母親的恨 
 電影總是将因果拍得清晰明了,可現實不是。我和我的母親關系非常融洽,即使如此也常常有摩擦,尤其是青春期,是極度敏感和不自洽的時期,更加渴望母親的關懷和理解,但又事與願違,一度對她産生濃厚的恨意,這恨意讓今天的我産生無盡的悔意。一封塵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