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在本屆戛納電影節中入圍一種關注單元,而備受矚目的電影《燃冬》上映後,評價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

...
不少觀衆對片中由周冬雨、劉昊然、屈楚蕭三人所扮演的角色之間含糊不清的暧昧關系産生了诟病。導演陳哲藝曾在采訪中表示,這種微妙的關系是受到了法國新浪潮作品《祖與占》的啟發。
...
的确,《祖與占》作為電影史上最著名的三人行,那份存在主義式的自由與反叛精神,對後世無數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影響。
...
我們今天要聊的這部片子也是三人行作品中的經典,由中國觀衆最為熟悉的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執導。他用既粗粝又夢幻的鏡頭,拍攝出了上個世紀60年理想主義的餘晖,和最癡狂的迷影注腳。
...
戲夢巴黎 (2003)8.12003 / 法國 英國 意大利 / 劇情 愛情 情色 /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 邁克爾·皮特 伊娃·格林

...
姐弟二人還邀請馬修回家,和父母共進晚餐。席間,雷奧和父親對待社會事件看法有些許出入,險些發生矛盾。學運開始後,學生們高漲的政治激情和理想主義極大沖擊了當時的法國政府,大學停課。
...
三具赤裸的胴體在這間公寓中逐漸迷失,伊莎貝拉和馬修相互交換了彼此的情誼,但與此同時伊莎貝拉對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的情感也逐漸走向失控。姐弟倆的父母突然回家,面對一絲不挂躺着沙發上的三個孩子既震驚又無措,隻得悄悄離開。
...
但是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的聲音驚擾了這一切,遊行者的一塊石頭打破了窗戶,他們三人循聲走出了公寓。
...
《紐約客》曾這樣評價該片,“既緊張又松弛,既粗砺又夢幻,既性感又傻氣,既哀傷又深刻”。《戲夢巴黎》憑借着片中大膽而裸露的鏡頭,令人難以捉摸的欲望而為人所知。
...
貝托魯奇早年成名作之一《巴黎最後的探戈》和這部世紀之交的新作,在愛欲與激情的母題下形成了精巧的互文關系,一舞而起,一夢而止。馬修在片中像是貝導的投射,作為一個異鄉人,一個後新浪潮的電影“信衆”,他借局中人馬修的口說出那句——”隻有法國才會在宮殿裡放電影。”
...
姐弟二人的牆上貼滿了古典好萊塢的影星海報,從芳華絕代的葛麗泰·嘉寶到男裝也震驚四座的瑪琳·黛德麗;
...
影片中最經典的一幕莫過于雷奧和伊莎貝爾拉着馬修一起,試圖再現《不法之徒》中那樣飛奔橫穿盧浮宮并打破其記錄。戈達爾黑白的影像與三人歡樂的時空交疊,蒙太奇穿插的不僅是對經典的緻敬,還有新浪潮的血脈在貝的迷影情結中再度延續。
...
1968年,夏布洛爾與戈達爾等電影圈人士高舉
“我們要朗格盧瓦”的标語,
抗議法國電影資料委員會辭退朗格盧瓦

那一年的情人節,2500個影迷走上了街頭。他們當中不乏很多聲名鵲起的電影人,但那一晚,他們都自稱是“法國電影館的孩子”。

...
戈達爾抗議戛納電影節的舉辦

影片最後學生運動的片段中,真實的“五月風暴”的影像與貝托魯奇導筒下虛構的片段一起,共築了那段燃燒60年代。而讓-皮埃爾·利奧德飾演的特呂弗拿着抗議宣言走向巴黎街頭,不失為全片最令迷影人士狂歡的瞬間。

...
讓·皮埃爾·利奧德與特呂弗發表演講

在那樣一個年代,導演貝托魯奇捕捉到了那群年輕人身上的理想主義,那份在曆史激流之下,每一朵翻滾的浪花,融彙于浪潮。*本文作者:淺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