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拍女性的李玉又回來了,這部電影呈現出多個女性角色的群像。不同的女性處境和自救、抗争狀态,成為這部女性主義電影“新的東西”。之前有一句特别出名的話叫“好女人得到名聲,壞女人得到一切”,借着電影裡的角色談談我們當下社會的“壞女人”。

片中兩個主角在常規定義中都是“壞女人”。所謂“壞女人”,是我不顧一切地追求我想要的——漂亮的衣服,甚至是性感的、怪異的;行走的姿态,甚至是高冷的、無聲的;要走的道路,甚至是無人理解的、前無古人的。“壞女人”正視自己的一切天性和欲望,而不是被常年規訓壓制、被傳統思維統治,就像電影裡的林沫沫。事情發生之後,她逃離了周圍一切不公正的聲音,面對一切污名和施暴者她堅決對抗到底。阿汐,不願意說話就永遠不說了,而面對鎮民對母親的污名,她又舉起拳頭。

而所謂的“好女人”則是那些傳統的,不敢打破以往規則的,甚至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部分惡毒男性的幫兇。

銀幕上,沫沫、阿汐的關系如此美好,兩人從島上偶遇,到互相理解,一并走出陰霾。憑着那份一邊煎熬一邊英勇的堅持,沫沫終于迎來了“勝利”。這裡“對抗過程”的處理是獨具女性導演創作風格的,導演把刻意打造的意象世界,穿插在現實世界裡。一邊是沫沫與阿汐在台風過境的小城心與心的貼近:她們一起來到阿汐的秘密基地,去修補一條破船,坐在碼頭,躺在小山上談心;另一邊是幾通電話,對外連接現實困境,來自原生家庭的、來自女性朋友的、來自惡魔幫兇的,沫沫始終原則不改。之後,她向阿汐訴說了遭遇,直面了痛苦,台風竟然在這之後拐彎了。

當女孩們被傷害後,為什麼她們不敢報警,好女人得到名聲?可名聲最沒用了。青蚵嫂為了兒子的前途、名聲,守了一輩子秘密,卻讓阿汐背了半輩子罵名;盡管陳老師最後成了個“壞女人”,“出賣”了丈夫,女兒也因為這件事被同學欺負,但她守住了作為一個人的良知。要把刀刺向世俗的規訓,以得到應有的一切。

在此,我要贊美所有壞女孩。我相信,沒有不可逾越的規訓,台風都能夠拐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