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殘酷
盤點那些經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文章事件都為真實事件。
對事件感興趣的可以去搜素詳細事件。
對電影感興趣的可以收藏慢慢觀看。
韓國三大懸案
1、華城連環殺人案——《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又是誰的回憶?

電影《殺人回憶》海報
真實事件:韓國1980年代最惡劣的命案。其受害人均為女性,年齡從十幾歲到70多歲不等的十起奸殺案。 自第一起命案發生起後33年裡,警方共動用了205萬名人力,調查了2.1萬名嫌疑對象,事發地區辦案的刑警人數曾一度超過了當地的居民數,但真兇仍未能被繩之以法。

電影《殺人回憶》劇照
判決:2019年9月份,警方通過DNA對比發現疑犯并重啟調查,疑犯李春在因奸殺自己小姨的案件自1994年以來一直在服刑,他随後承認犯下“華城連環殺人案”10起,外加其他5起奸殺、30起強奸或強奸未遂案件。
2、青蛙少年失蹤事件——《孩子們》

電影《孩子們》海報
真實事件: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選舉,全市放假一天,5名小學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有目擊者稱當日在卧龍山附近見過他們,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有記載的行蹤。韓國警方動用了包括軍隊在内的人力約32萬,并印發了約2億張傳單,在全國各地進行調查。直至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報案,稱在卧龍山發現了五個少年的屍骨,卻因年代久遠,線索不明确而無法破案。

電影《孩子們》劇照
判決:至2006年3月25日,此案的訴訟時效到期,案件暫停追查。
3、李炯浩被誘拐事件——《那家夥的聲音》

電影《那家夥的聲音》海報
真實事件:李炯浩被誘拐事件發生在1991年1月29日,韓國首爾江南區狎鷗亭的9歲男童李亨浩被綁架,在其父母報警的第二天接到一神秘人的電話并索要2億韓元。該神秘人前後共歡樂13部不同的電話機,給父母打了87次電話,他在電話中不斷威脅和戲弄傷心欲絕的父母,韓國警方甚至動用了超過一萬人次警力,調查事件橫跨16年,逮捕并調查了400多位嫌疑人,分析了87份聲音和筆迹樣本。但在第44天交完贖金後警方隻找到了屍體,經屍檢顯示,李亨浩其實在被誘拐的第二天就已經死了。綁匪就此人間蒸發。

電影《那家夥的聲音》劇照
判決:2006年1月,該案件超過韓國法律所規定的15年訟訴時效。警方唯有撤回所有警力,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
4、光州聾啞障礙人學校性暴力事件——《熔爐》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電影《熔爐》劇照
真實事件: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于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從2000年開始,光州聾啞障礙人學校校長和老師先後對超過30名聾啞兒童進行性侵,而這些孩子的年齡僅僅是7到20歲;這個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師從他的朋友那裡偶然得知此事,他的朋友是聾啞學校的老師,兩人決心為學校孩子讨回公道,他的教師朋友在收集資料過程中,遭遇校長方暗殺。律師帶着三個孩子開始了長達七年的訴訟,遇到了一名支持他們的醫生,曆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直接證據,但最終罪者卻因為種種潛規則而沒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三個孩子中的一個男孩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而卧軌自殺,另兩個孩子被孤兒院強行帶走。律師因此受到極大的打擊,最後因抗訴而被高壓水槍射擊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沒有起來。醫生繼續抗訴卻無計可施,隻得以自殺的方式來換取公衆的關注,并在自殺前留下幾萬字的遺書,把該事情詳細的叙述了一遍。後經一韓國女作家整理發布成一篇小說,直到2011年被改編成電影,才被大衆知曉。電影上映後數百萬網友在網絡上簽名,要求政府重新查處此事。韓國政府迫于壓力重新調查此案。

判決:校長因病過世,未受到法律的制裁。韓國國會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以及《社會福祉事業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确保社福機構經營公開透明,納入外部監督力量,并保護聾啞兒童。
5、趙鬥淳事件——《素媛》

電影《素媛》海報
真實事件:2008年12月11日早上,趙鬥淳在京畿道安山市将當時在上學途中的8歲小學生娜英(化名)拖入教堂廁所。趙鬥淳脫掉衣服後強逼娜英就範,但娜英頑強抵抗,趙鬥淳不斷毆打娜英,并且咬了娜英的臉頰,将其頭按入馬桶水箱。性侵過程中趙鬥淳用皮搋子吸娜英的肛門,導緻娜英骨盆骨折、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肛門與性器官80%壞死并昏迷。趙鬥淳在強奸後,為清除犯罪證據,用水清洗娜英體内之精液。待趙鬥淳離去後,娜英被社區居民發現、并将其送醫。案件造成被害人的臉部受傷、内髒破裂、盆骨骨折,并因大小腸流出、壞死緻其終身殘疾、不能生育,常年使用人工肛門與尿袋。

電影《素媛》劇照
判決:最高法院判決強奸犯趙鬥淳12年有期徒刑,于2020年12月12日刑滿釋放。
未完,明日更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