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期待這個ip,以為改編起來也是相當容易的。原書節奏緊湊,設定鮮明,沒有多餘的廢話,一路讀下去也是相當爽快。沒想到今年兩部改編都如此之令人失望。

電視劇最大的問題是故事線增加,支線拖沓,裡面很多坑都是潦草開始,潦草結束,太多無關緊要的内容讓人煩躁。但主線完整,主角立起來了,整部劇主題和動機明确,服化道在線,台詞在線,演技在線。(兩相對比之下,劇稍微好點吧)

我前段時間一直在吐槽電視劇的問題,沒想到還有這個電影在等着我。

感慨一下,我從來沒有在電影院有這樣嚴重的生理不适的感覺,看到半小時已經實在無法再繼續了,隻能憤恨立場。

滿屏的互聯網爛梗、爛話、奇怪的方言口音,不符邏輯的情節,一群演員看起來很熱鬧的樣子,實則全部空架子。

開頭三十分鐘講了大半段劇情,主角的人設還是空洞的,木讷的,明明大難臨頭,卻沒有任何真實的緊迫感,一切絲滑又順利,像是導演迫不及待到把小情節砸到你臉上,包裝都不給你做了。

這是什麼感覺呢?一個隻會寫現代小品劇的人,把自己以往的套路塞進一個沒有寫過的世界觀内。因為種種原因他沒辦法填充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設定,所以隻能暴力的把兩種風格縫合在一起,産生了極大的割裂。比如:魚常恩莫名其妙出現在片頭,讓劉署令找個老實人坑一下,完全不符合人物的設定。再比如,同事們一邊摸着魚一邊喊“摸魚”。再再比如,明明是從長安去嶺南,地圖上卻穿越了沙漠、海洋和熱帶雨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80天環遊世界。

當李善德去嶺南的那段rap響起,當林邑奴像個特殊兒童發出“長安”的聲音,當台詞像個大社媒評論區一樣将我淹沒了,我都忍了。但最後,我被阿僮姑娘那一口奇特的口音壓垮了。她每蹦出來的一個字,都像針尖一樣在紮我的耳朵和心髒。我甚至無法描述為什麼這個口音如此的矯揉造作,如此的讓人生理不适。

所以最終我隻能逃離這個可怕的影廳。我為此片貢獻了票房,我忏悔。請電影安拉原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