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片名、陣容、風格等方面來看,《黑社會》的定位都很高,是沖着《教父》那樣的黑幫史詩去的。或許是我太年輕,《教父》這種電影對我來說有些過于深刻。從影片的實際效果來看,我感覺《黑社會》要比《教父》好看很多,整體的文藝氣息把握得很好,完全有資格與《教父》并肩成為影史經典。
首先從劇情來看,《黑社會》基本走的是寫實主義路線,并不像《古惑仔》那樣把黑社會描寫成充溢着恩怨情仇的武俠世界,個人的身世來曆、成長過程、情感糾葛都盡可能地淡化,基本上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幫派内部的權力紛争上來。文藝片相對于娛樂片而言,不是要用浪漫傳奇為觀衆造夢,而是要把現實直接呈現供觀衆逼視。英文片名直譯過來就是“競選”,黑幫的人事管理就跟國家政體差相仿佛,也搞定期選舉、民主投票,表面上的勝負我們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影片所要關注的是在冠冕堂皇的競争後面的種種黑幕。我們可以看到,為官從政之道從本質上看都是一緻的,“厚黑”二字是無堅不摧的法寶。本片在叙事上也避免各種故弄玄虛的技巧,隻是用故事本身的張力營造緊張氣氛。兩場明争暗鬥,其實從一開始的角色定位上我們就可以猜到最後到底勝負誰屬,但還是不自覺地被劇情吸引下去。樂少有兩次暴起殺人,第一部裡殺大D,第二部裡殺肥鄧,兩次都來得很突然,從先前的劇情中看不出任何征兆,但細細推究的話會發現這都是人物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節比刻意以懸疑推理為賣點的故事顯得更成熟老到。
其次從場面來看,基本脫略了傳統港片的那種火爆槍戰和華麗打鬥,甚至從頭到尾都沒有聽見一聲槍響。他們可以用刀砍、用樹幹打、用石頭砸,畫面和聲音效果跟從前相比可以用沉悶來形容,而且強弱分明、勝負立判,根本沒有大戰三百回合的那種酣暢快感,更不會有身中數刀之後還能負隅頑抗反敗為勝的奇迹。就算是到了火并的場面,鏡頭也隻是作遠遠的觀望狀,并沒有作任何武器、動作、表情的特寫,似乎這隻是黑社會的生存常态,沒必要讓觀衆去深味其中的刺激感受。有一段是大D把人裝在木籠子裡反複滾下山去,從視覺和聽覺效果上根本無法覺察到受虐者的痛苦,但這種悶聲不響的冷酷更讓人心驚肉跳。影片也沒有飛車追逐的場面,相反每個人開車都很穩重。有一場樂少接大D出獄後在車内談判的情節,他們的車開在最前,後面跟着長長的一隊汽車,每輛車都開得很緩慢,在紅綠燈前還很沉穩地一部部刹車停住,表面上似乎相安無事,但聽過他們三言兩語的對話後就能感受到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這些用客觀的立場、冷靜的鏡頭進行的場面調度都是文藝片注重寫實風格的體現。
再次從人物來看,從來都帶着英雄主義情結看電影的觀衆恐怕更要大失所望。既然是以黑社會人物為主角,自然不可能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好人”,要麼兇惡殘暴,要麼陰骘狡詐,隻有從飛機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磊落率直的楞頭青年形象。其實從前的香港黑幫片都給了觀衆這樣一個誤導,即黑社會裡充滿着重情輕利的好男兒大丈夫,看到一個個有血有肉鮮活豐滿,我們會情不自禁将自己替代為主角,去感受那跌宕起伏的情感和命運。但用這樣的心态用來觀看本片恐怕并不能夠,無論樂少、大D、吉米中那一個當上了“話事人”,完全都是成王敗寇的結果,很難用是非善惡這樣的道德倫理觀點來追究其中的必然性。其實樂少在第一部的很長時間内給人的都是沉穩厚道的感覺,直到最後才看出他竟然是嶽不群一類的僞君子,這樣的人物形象塑造還是很成功,給第一部留下了并不完滿但合情合理的結局。吉米應是對應着《教父》中的阿爾·帕西諾,從他一開始無意争奪權位,到後來的争奪中變得心狠手辣,有一性格發展的過程,估量着最後也會實現“話事人”終身制這一設想。沒有女主角是本片非常值得稱道之處,既然是史詩片,就應讓與史詩無關的女人走開,至少成為絕對配角,不能像《亞瑟王》那樣穿插莫名其妙可有可無的愛情故事。
整體上看,杜琪峰确實進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嘗試,各方面都很契合黑幫文藝片所應有的氣息。羅大佑的背景音樂做得很有味道,與情節配合得恰到好處,在有時候還呈現出一些古典風味,似乎是回到了洪門兄弟結義的年代。那個絞肉機的情節還是有些刻意了,這樣變态的描述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物在我腦海中的性格。另外最缺憾的是,作為史詩片本片的篇幅還是太短了,或許拍成三部曲,才能感受到那種大氣的格局和厚重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