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是幻夢的搭建
第二部則是夢醒,以及苦澀的閉幕
亞瑟在第二部裡,一直在探索自己究竟是誰,究竟是亞瑟還是小醜?
經過哈莉、心理醫生、獄警等人的輪番暗示後,當那個親吻他的年輕人被獄警活活打死時,他或許是害怕,也或許是良心發現了,終究意識到自己還是隻能去當那個渴望幸福生活的亞瑟。
亞瑟想要的,其實一直不算過分,他隻想要人們尊重他的諧星工作,然後有個愛他的女人,生一個兒子,隻是這樣。
當世界不尊重他時,他積壓已久的怒氣幻化成了小醜,被包括哈莉在内的人們當成了一個反抗已有秩序的标志。
但要當“标志”是需要有魄力和領袖氣質的,而亞瑟并不具備這些品質,他隻是一個失意的演員。
于是當他坦白時,小醜便已徹底死了,就算他的信徒們拼命挽留也留不住。
而哈莉愛的,終究隻是小醜,是那個夢,而不是真正的亞瑟。
于是最後亞瑟也隻能默默吞下苦果,被自己幻滅的獄友粉絲用小醜的方式殺死在走廊裡。
我覺得這很好地展現了沒有蝙蝠俠的小醜是什麼樣,沒有蝙蝠俠或其同位體存在,小醜就是一個演不下去的戲。
《黑暗騎士歸來》裡一開始的小醜,其實就和《小醜2》結尾的亞瑟一模一樣,沒有目标,也就沒有存在意義,也就沒有小醜,隻有當蝙蝠俠出現時,小醜才會複活。
而很遺憾,《小醜2》的亞瑟生早了,如果他晚生30多年,就能趕上蝙蝠俠這個給予他存在意義,能一直陪他玩的“朋友”,那到時候,我絲毫不懷疑,即便是亞瑟這樣一個平凡的人,也會很自然地擁抱小醜這個身份,并逐步摸索出他的各種非凡本領。
但很可惜,沒有蝙蝠俠的小醜,就像沒有根的樹,在現實的暴力(片中是三個獄警的暴力圍毆)面前一推就倒,沒有組織,沒有思想綱領,哪怕一度有非凡的号召力,也會很快被人們忘記,隻是社會底層對自身所遭遇的不公的一聲短暫呐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