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集感覺還不錯,這個題材近幾年很少了,推理斷案差點兒意思,以及沒想到前幾集一直尋死覓活的戀愛腦居然是女主- -|||不過總體來說看得出來制作還是挺用心的。
楊志剛台詞好太多了,以前看過他的劇講台詞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的,這部劇裡自然多了,記得看過訪談他好像是因為生病還是受傷留下的後遺症對語言功能有點影響,說話不是很利索(很久前看的了,記錯勿怪),這部劇裡流暢了很多,應該是付出了不少努力。
上一次看楊旭文的劇還是新射雕,演技不出戲能看進去,包括這部劇,我覺得他是那種對角色氣質能拿捏的比較到位的演員。但現在想到這個人對他的印象已經全是那些輿論了,說實話我覺得網絡對他挺過分的,他那個事件很多人都知道,當時是有警方立案調查的,調查結果是女生酒後失足屬于意外,吃過瓜的合!理!發散思維不難猜測現場可能發生過什麼,(出于對女生的尊重我不再描述細節了想了解網上都能搜到),但僅憑如此就無視警方調查結果斷定一個人是sha人兇手就太過了吧?網友還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嗎?是sha人,不是piaochang.吸du.偷漏稅,sha人這麼大一頂帽子也能無視警方調查結果當成真事兒一樣四處散布?他既然還能好端端的出現在大衆視野且能為自己發聲正名,沒被警方定罪,那網絡憑什麼就給人扣上sha人這麼大一頂帽子?
隻要跟明星有關的事情,網友從來不吝啬往最壞的角度設想然後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真相,仿佛隻有自己最清醒,可以隔空斷案,且事情的真相一定要夠髒才是真實,不然就是警方一定被資本把控了,網友們未免太看不起法律也太輕視官方了,恕我直言無視警方調查結果僅憑猜想把一個人打成殺人犯就是造謠就是網絡暴力,這不是在為那個女生伸張正義,無非是往無人還手之地随意施暴罷了

我本來隻是想标記一個在看,結果越寫越多,字數超了隻能放在劇評,不常用豆瓣不太了解規則,我寫的内容基本是演員相關可能不适合作為劇評,但短評裡有好幾條高贊diss兩個主演的,忍不住想以我了解的内容為他們辯駁一下,尤其是楊旭文,不希望對不了解的人直接把那些把網絡判案當成真相,後面刷完再來補個劇情向的劇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