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刷到這個電影,看了開頭感覺拍出來的畫面還挺好看,不知道取景地在哪裡,小說裡寫的是五台山。剛開始翻開評論,清一色的沒小說好看,就打開了這個小說。說實話這個小說,内容挺多的,看完以後還在想電影會怎麼取舍,哪個部分到這個電影的幾分之幾處,如果内容偏向愛情的話,後面的緝d就會删掉很多,後來果真如此。
先說一下選角,沒想到這麼長時間沒看邱澤演的電視劇這麼帥了。再說一下女主角,當時看小說的時候腦補的角色是倪妮,看起來時尚又灑脫,後來看到是郎月婷,沒太看過她演的劇。她和倪妮相比看起來更有書卷氣,更像是藏了很多故事的人,可能是因為看起來面部鈍角比較多,看起來沉穩,但眉毛又畫的很“銳角”,又透漏出一種鋒利。和邱澤在電影裡的氣質很搭。
關于劇情,保留了男女主角的相遇,相愛。關于兩個人怎麼突然愛上了,電影裡沒辦法說的很清楚,我個人覺得,因為女主角是搞藝術的,覺得陳銘生看起來像完美但是又有瑕疵的藝術品(電影裡加了楊昭喜歡陳銘生的故事感),陳銘生可能剛開始沒那麼喜歡楊昭,但是在和宋輝吃飯的那一段女主角坦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吸引了陳銘生。
電影裡改編不太多,番外也拍出來了—他們的第一次相遇(感動),嚴鄭濤和陳銘生認識的過程改的更為簡短,楊錦天的戲份縮短,把男主角母親的戲份減掉,薛淼戲份減少(薛淼的選角不太像我想象中西裝革履,皮膚會很白,斯文敗類的感覺,但是無傷大雅,服裝還可以),如果把這麼多人都搜羅進電影裡,1個多小時的電影會亂成一鍋粥。搜了一下,應該是把五台山的場景改成了川西,顯的更寬廣(當時看小說的時候還很疑惑,為什麼旅遊地點選在了山西,後來搜了下五台山是宗教聖地,那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電影就這麼長,把小說中男女主角的差異弱化,但是把主線劇情講出來,可以了。最後女主角哭着吃糖醋排骨,能看出來導演加了催淚的小心思了(因為印象中小說應該是沒有這一段的)。
如果我沒有看這個小說去看這個電影,一定會打個一分,爛片!但是看了小說,,把很多冗長的劇情給省掉了也不是不可以,可能有人認為經典場景沒有還原,一個人心裡一個哈姆雷特,就寫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