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一開始看劇的時候也覺得,顧耀東作為一位主角,其人設未免過于“傻氣”,但其實站在他的角度來看,他的行為都是有性格支持的。
顧耀東身處于一個近乎完美的家庭,家庭是小康之家,不愁吃穿(顧耀東一家每天的生活都很富足),家人善良(會為了幫助楊會計一家買很多荠菜,之後還收養了福朵),言行一緻(都是在具體行動上幫助他人,不是光在嘴上說說而已)。東鵝完美繼承了家庭中最重要的品質--善良。
無論是在當時那個時代,還是在當下,我個人認為善良都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它脆弱但是堅強。正是因為東鵝善良,他才會一遍又一遍堅信自己匡扶正義、保護百姓”的理想,他才會為了楊會計不顧一切。如果從利己主義出發東鵝确實挺“傻”。但是,要是這麼看的話,顧家一家都挺“傻”的,為什麼要買那麼多根本吃不完的荠菜,為什麼要收養福朵…..
整部劇是圍繞顧耀東的成長經曆而展開的,有人說東鵝偷聽太明顯救人還得臨時磨鑰匙…..站在劇中來看,東鵝不過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即使是高才生畢業,對于這些“特務”的技能也不會很熟練吧。近些年來,諜戰劇多以專業間諜者的視角展開,主角一路過關斬将、所向披靡,幾乎無所不能,實話實說,确實看的很爽,這部劇如果從青禾和夏處長的視角展開描寫也是一部“爽劇”,但如果真的這麼寫,故事整體框架其實與大多數諜戰劇是沒有區别的。個人認為,正是因為編劇在這部劇的描寫視角不同才會《隐秘而偉大》有了獨特的風采。或者說,《隐秘而偉大》描寫的其實是無數優秀的諜戰工作者的“前傳”叙述諜戰工作者們諜戰過程!
也有人說東鵝太憨了。根本不懂“人情世故”。是環境造就我們認為“精通人情世故”才是正常,“圓滑”才是“對”的。
我們站在自身的立場認為應該圓滑,但作為一位剛畢業,初到社會的學生而言,一腔熱血、橫沖直撞往往才是普遍現象吧。我們總是經曆着一腔熱血,充滿幹勁到發現現實與理想有差異後的迷茫痛苦,再到重塑理想,浴火重生“關于顧耀東的主角光環”
我也看到很多人說“顧耀東這樣的人在那個年代活不過幾天”。
換個角度思考,會不會曾經有千千萬萬個“顧耀東”也奮起反抗過但是中途放棄或者不慎犧牲的。劇中的“顧耀東”可能隻是千千萬萬分之一。主角不正是應該是這樣的人嗎?
也有人說“顧耀東不就是有夏處長護着嘛”
我覺得這部劇給我好的觀感就是,故事中人們的感情線并不是莫名其妙産生的。其實,不是因為夏處長護着顧耀東,所以顧耀東才會不顧一切救人;應該是,顧要東會為了信念不顧一切,夏處長才會欣賞他、發展他。
顧耀東作為主角确實是有主角光環的,但他的主角光環是靠自己的品質“掙”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