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走單騎》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文藝片。如片名,它是一部典型的"道路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一位日本父親高田遠赴雲南,完成兒子最後心願之旅。

劇情介紹:

身患癌症的兒子健一拒絕見父親高田,為了修複并重建父子之間的隔閡,高田千裡迢迢來到中國雲南,希望找到李加民拍下兒子想看的傩戲《千裡走單騎》。不料,此時,李加民則被拘押于監獄。原來,李加民與自己的兒子楊楊也有一段心酸的往事。由此,李加民意志消沉,一次酒醉之後誤傷他人,被捕入獄。

拍《千裡走單騎》之心急切,高田千辛萬苦來到獄中,找李加民,請他幫忙拍戲。誰料李加民觸景生情,戲還沒開始唱就便開始泣不成聲。于是,高田決定先幫李加民找兒子。由此,高田最初的心願也不期間轉變成幫助修補另一對父子之情。

找到楊楊之後,趕赴監獄途中,楊楊趁機逃跑,跟随而來的高田與楊楊被困在石林中。這位七歲的孩子就像天使一般,一步步打開高田緊閉的情感大門,讓他重新獲得愛的能力。高田與楊楊之間産生了真摯的感情。楊楊年紀尚小,不肯跟高田一同去監獄認爹。高田先生也理解并尊重楊楊的想法.

雖然故事不圓滿,高田還沒來得及拍好戲之前就收到了兒子的噩耗,但讓他寬慰的是,健一在臨死之前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應該要摘下面具",并在給父親的信中表達對父親的愛。

失去兒子,高田心裡萬分痛苦。但回國之前,他還是決定再一次去監獄,這次隻為把楊楊的照片放給李加民看。看到兒子照片的那一瞬間,李加民淚流滿面,走出那份想念兒子的孤獨。

嵌入靈魂深處的孤獨

該片給觀衆呈現了兩種孤獨。

1.高田先生身處異國他鄉。在這裡,語言失去了功效,讓孤旅的他陷入了無助與孤獨之中。影片中多處透過高田先生蒼老的内心獨白,突顯出高田先生的孤獨。

比如,兩個導遊在交接工作之時,站在旁邊的高田先生的内心獨白:"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可是我知道需要他們的幫助,離開其他人我突然寸步難行,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很可憐,我不知道健一是否也有同感"

想象一下,當你孤身一人在誰都不知道的陌生過度,沒有人聽得懂你要做什麼,為什麼做某一件事情,這種被世界遺棄的孤獨感真實令人不戰而栗。

2.因複雜的情感凝結成的痛苦,這份痛苦在時間的流淌之中,已然演變為靈魂深處的孤獨。

高田先生對兒虧欠的情感,高田先生兒子在母親去世後對父親心生懷恨之情,李加民思念兒子之情,這些難以釋懷的情感讓他們的靈魂陷入孤獨之中。

影片中兒媳婦給高田先生打電話,并悉數健一對父親的态度的微妙變化之後,

高田對自己說:這麼多的村民為了我這個孤獨旅行的人準備了一眼望不盡的宴會,令人難以忘懷,正如我看到他們的熱情一樣,我甯可相信健一說過那句話。

...

熱情的村民

的确!當今社會孤獨人越來越多,從青少年到老人,從事業成功的社會精英到普通打工仔,在擁擠的不堪的都市,無處不在的生存和競争壓力,以及人際關系日漸淡漠中的人們,都會面臨某種複雜情感的堆積而産生孤獨感。

怎樣救贖孤獨的靈魂

該影片不僅僅揭露了當代人與人之間所存在的社會問題—孤獨,也試圖探讨如何救贖孤獨的心靈的途徑。

1.真誠的表達

起初大家不理解高田先生拍《千裡行單騎》,非找李加民不可的原由。

首先,高田先生的第一位導遊蔣菇涼,翻譯流暢,但不理解高田先生的這份執念,于是換成了第二位導遊,日語一知半解,但願意幫助高田先生。

其次,争取政府同意去監獄拍李加民的過程中,起初相關工作人員也不了解高田先生的這份心願背後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于是,高田先生遭到了拒絕。

無奈之下,高田先生錄一段視頻,視頻中講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故事,感人至深。

影片中:在工作人的辦公室,導遊一邊放映高田先生的視頻,一邊給大家大聲讀早已翻譯好的内容,當讀完稿件的那一刻,悠遠而哀傷音樂響起,那一份深沉的父愛融化了所有的心。

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微微一動: 現實生活中,假如我們懂得真情實意地表達自己,那麼做事情就會容易得多。

2.相互理解

若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那麼理解則是心與心之間的橋梁。

高田的兒子健一在影片中從未露面,他的人物形象對于觀影着來說是個謎。這也暗示着這對父子對于彼此來說如同一座永遠也摸索不透的迷宮一樣,孤單地在迷宮裡摸索。

然而,眼前的李加民和兒子楊楊之間的矛盾則像一面鏡子,讓高田從中觀照自己和健一之間的情感隔閡。

高田與楊楊,雖然語言不通,但楊楊猶如兒子健一的身影一般,在獨處的困境中,兩顆缺失親情的心,走到了一起,融化彼此的情感棱角。

在夜深人靜的石林裡,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直到楊楊在高田的懷裡睡去。楊楊第一次感受到了父愛的溫暖,高田也尋覓到久違的愛撫孩子的感覺。那夜晚起,呼救的海哨的聲音就變成了他們之間獨有的愛的表達方式。

此時,影片中無聲勝有聲,心與心的交融才能跨越兩顆心之間的種種阻隔。哪怕語言不通,哪怕年齡相差甚遠,哪怕有文化障礙,如果人與人之間有足夠的理解,那麼人們很容易達到了靈魂契合與心靈的共鳴。

...

3.情感表達

東方人的的情感表達要比西方人含蓄,隐晦的多。這種情感不到方式既有意境橫生的朦胧之美,而有将人與人之間最本應有的内心傾訴進行了桎梏。

遭到兒子拒絕之後,高田先生毅然決然隻身前往中國,為病重的兒子做一件事情表達父子對兒子的愛。

得知父親的愛的行動之後,健一逐漸放下心中的"恨"。在最後的時刻,通過寫信的方式向父親表達自己的心聲。此刻,他們父子兩個終于走入各自内心,也許已經得到了相互諒解。

愛的表達方式有千萬種,比如在寒冷的日子裡,牽起一雙溫暖的手,比如炎炎夏日,一杯涼爽的飲品。不管我們選擇何種方式,請将心中的愛表達出來,我們才能收獲愛的回應。

4.人與人之間,應該要摘下面具

影片中選擇的道具也富有寓意,傩(nuo)戲具有悠久的曆史。在傩戲表演中,傩戲面具則成了傩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

而現實生活中,不免有些人帶着面具做人生活,人前的笑臉是刻意的僞裝,背後的心酸又有誰知道。影片導演曾經說,這部影片的主題是"卸下面具面對自己真實的内心"。影片在某種意義上喚醒觀影者摘下面具坦誠面對人生百态。

...

其他

除了具有隐意味的道具之外,片名也頗有深意。《千裡走單騎》雖然是一則典故,但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一段千裡之行?在人生旅途中,其實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遊曆風景的心境。

還有,影片對配樂與大量的主人公獨白的運用為其增添了不少父愛含蓄蘊藉的意味。安靜悠遠的音樂渲染高田先生的溫和孤悲之情。高田先生的哀而不傷的獨白恰到好處的揭示了其内心的情感,緩緩流露卻可直擊觀衆内心最柔軟的部分。

獨具匠心的鏡頭也值得我們回味。其中一幕是:高田得悉兒子的噩耗時,他仰望群山萬壑,無語凝噎。如此宏偉(群山)而細膩(哽咽)的鏡頭在不知不覺中深入每一位默默觀影者的内心。故事即便有所缺憾,但通過這次千裡單行,高田先生完成了一次父子情的最後救贖。

...

很多時候隻要我們坦誠的去面對,真誠的去表達,其實人生沒有那麼多孤單,也沒那麼多遺憾。最後祝大家所求皆如願。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