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第一部戈達爾後期作品。暫且打三星,無法理解隻能感受。(說出來的都是nothing)無法感受那就不分析了。
整體上比較清奇,很有實驗性。論文電影a study。
黑幕和分屏,内在和外在聲音的交織,(回音)多聲軌的運用是最大特點。畫外音究竟是誰的?詩人,戈達爾,莎士比亞?還是畫外聲軌模拟各個人物的腦内聲音,還是二者僅僅平行複調。推動力大概是内在頭腦風暴,所以可以歸入意識流。
大量的詩句,不是作為旁白而是劇中的寫作者。
現實和劇作李爾王的互文,隻是沒讀過原著難以理解。融合了繪畫、音樂、文學……盡管在我看來是大雜燴的嘗試。有些玩過了,比如放個海浪和《海浪》,這種實驗有意義嗎?反電影的傳統反到開辟的地步了。雙峰缺乏内在性?是否缺乏嚴肅性?
ps.影片對實驗電影祛魅了,映後對異見者等理論研讨也頗失望,感覺要找新方向了。雖然不能說沒意義,但無法吸引我又何苦為難彼此呢?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7.0 B-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0
25.7.6線上,異見者映後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觀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建築師的使命與宿命
評分:A-8.0這次觀影不僅讓我重新認識了格林納威,也讓我重新認識了電影。中途還對這部電影的價值有些許猶疑,直到結尾一刹生出頓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為藝術家傳記,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兒》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曆上,即便對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來晚了半個小時。旁邊的人咯咯大笑不止,這樣的影片有大銀幕和互動是正常的,不過還是無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離場,為何要花費五十塊和三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投入在這樣的娛樂消遣中?終于完全被淹沒了,昏昏欲睡。從視聽風格到内容完全無感,斯科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