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擁有複合議題:人和自然的關系,遊牧生活還是現代生活,遊牧老人的養老問題,伊朗女性的家庭話語權缺失,和遊牧/部落文化的凋零問題(這塊是我缺失相應背景,無法理解。)

整體屬于有趣且值得一看的片子。

但是細細想來,很多節奏是有可琢磨的地方:

有的地方過早透題,削弱了最高潮沖突的強烈。

拆屋這段雖然激烈,但是和主人公關系不密,其實不如開頭草原痛哭來的鎮魂。如果調換順序,塑造一個不在場的主人公也許會有趣?不确定素材的形狀,不負責任的亂講講。

辛哈兒祭奠(抱歉名字記不清了)這裡,如果能和草原痛哭,再共鳴一次是否會更好?

最後就是尾調,嘎然而止确實弄的不錯,但是前面如果還有一些更加細膩化的鋪墊,比如那個切羊肉,可能會讓餘韻更長。

從創作角度碎碎念念了一大堆。但是依然建議諸位如果可以的話去看一下。

1、這部片子确實用心了,整體來說是有趣的。

2、通過片子能,了解父母的精神需求,是和他們的成長環境相關的。能幫助觀衆理解“怎麼樣讓他們能相對開心的度過晚年,是為人子女的終極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