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鐵上看完這部3小時20分鐘的巨作,其濃濃的史詩感和個人命運的動蕩,讓人想起《末代皇帝》。雖然是美國人拍的,全程英語,但俄味十足,我沒讀過原著,但我想這不會脫離原著太多。

從十月革命之前的貴族和革命者開始,到蘇聯建國後結束,個人的命運和抉擇、人性的善意和人生意義,與國家的曆史轉折交織融合。除了這種“史詩感”,影片似乎也在向觀衆提出在發出這些的疑問:個人的幸福與自由,與集體主義的事業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如果個人的幸福得不到保護,集體的事業又有何意義?

愛情、親情、友情,在大時代的不同環境下被人物抉擇着,發生着變化;殘酷的政治和戰争下,文學是否應該/能夠自由地抒發内心?和平富足的年代,殘酷的政治和戰争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身為樂迷,不得不說,貫穿全片的巴拉萊卡琴真好聽。以及,影片前面出現的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前奏曲十分令人驚喜,然而這似乎是導演的有意選擇,因為拉氏本人也正是那随着蘇維埃革命而沒落的古典俄羅斯的那群人之一,因十月革命而“叛逃”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