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比較私人和随意的影評,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看紀錄片從頭哭到尾。看着的是片中人的人生,腦海中卻一直在回放自己的高中。

我的高中也是這樣一所推崇素質教育的學校,隻不過在一個高考大省,素質教育更是一件極其奢侈、富有争議的事情。從進入高中以來,一直聽到許多不太友好的聲音,譬如“進入x中會是很多人一生的頂點,之後就會走下坡路”,“x中的素質教育犧牲了成績”,甚至“x中所謂的學生到了大學表現好,隻是因為高考沒有考出應該有的分數”。

仍然記得高一時一個學長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活,說畢業時回想高中生活,學習這件事本身不應該被排進前十。在高考前,數學老師跟我們說高考其實隻是人生很小的一件事,即使我們當時不理解(當時确實不理解),但邁過了檻之後,會發現不過如此。既然學習和成績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情,那我到底在高中學到了什麼呢?

回到影片本身,影片選取了三個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人真的選得很好),我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是不同家庭給孩子的試錯空間真的不一樣,試得越多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假如說成功有100條路徑,家境不錯的家庭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其中的幾十條,可以去學音樂學體育(其中可以把大多數項目都試一遍,比如谷愛淩),可以學習掙不到錢的冷門學科,可以去搞電影搞藝術,但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隻有學習一條路。盡管前者也在這個過程中背負了家庭和個人更多的期望,不一定會比後者更幸福更快樂,但不得不承認,但從試錯空間和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來講,前者确實要更有優勢得多。我也和上海的朋友讨論過素質教育,上海是各種教育的試點基地,家長會更放心讓學校去改革去折騰,大不了送孩子出國就是,而這種所謂的“底氣”在高考大省是完全無所想象的。高考大省的素質教育再怎麼搞,和北京上海比,總還是有一點相形見绌的。

試錯空間其實是我很感激我的高中的一點。它非常平等地給所有學生提供了嘗試各種各樣東西的機會。就我個人而言,即使我是一個非常内向的、并不怎麼積極參加活動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也收獲頗多。我下課後纏着生物老師問各種各樣和考試無關的、純粹是個人興趣的問題;參加過高一高二時的興趣選修課,剖過青蛙剖過魚,從雞血裡提取DNA,從植物中提取過色素;參加過暑期和大學合作的夏令營,甚至還去過醫院和麻醉醫生交流;高三時翹了體育課在學校裡面拍照識花認植物(應該感謝學校允許使用手機);在圖書館看《博物》雜志,當時看到“基因組暗物質”的概念一下子被震撼住了,也就和後來生物信息學的方向選擇有了淵源。這些東西看起來似乎有個主線,但其實我也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東西,比如組織活動、在運動會賣東西、參加模經等等,發現自己不愛熱鬧、而且也缺乏商業頭腦後興趣漸乏。

有些東西是很珍貴的,但是很容易在長大的過程丢失。我很慶幸自己在進入高中以後一直在自由的氛圍裡成長,這些東西一直被學校保護得很好。簡單來說,就是教育讓我更好地成為自己,而不是所有人都成為了流水線上的标準化産品。即使終有一天會進入社會經受毒打,即使最終發現自己不過是個普通人,即使棱角都會被磨平,我也仍然覺得這樣的教育是值得的。

我沒有回答一開始提出的“我到底在高中學到了什麼”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難給出答案,而且絕大多數影響本來也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體現。至少如果給我一台時光機的話,我仍然會堅定地選擇當時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