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終于抽出時間來看一看這部已經在世界動漫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痕迹的EVA最終部了。提示一下,本人之前隻在童年看過EVA第一部的第一集,且完全沒有了解過EVA的背景知識,因此也算是以一個完全圈外人的視角看這部影片,因此很多觀點都是我在你思考和推斷出來的,如有錯漏,還請多多包涵。
(一)父親與兒子VS母親與兒子
任何一個有着東亞文化背景的男生,隻要看過這部EVA,一定能夠感受到庵野秀明那蓬勃的,對于父子、母子關系——尤其是父子關系——探讨的欲望。在傳統的東亞家庭,父子之間的關系是極為矛盾和糾結的。兒子是不能亂認的,父親也不是随便當的。當了父親,兒子做的一切你都有責任,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電影裡對的碇真嗣與碇源堂,就是這樣一對父子。碇源堂為了自己複活愛人與補完人類的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會導緻所有人類死亡;而碇真嗣反對父親的做法,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拯救人類,卻全都失敗了,甚至導緻了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正如電影台詞所說“一對父子,不能成為盟友,那就隻能成為死敵。”,由此可見庵野秀明對于整個東亞父子關系的洞見和思考。但庵野秀明并沒有停留在僅僅描述這一矛盾,他也在電影裡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那就是溝通,在最後的沖擊觸發之前,碇真嗣第一次(應該是吧)直面自己的父親,與父親進行了溝通,這才了解了父親的過往,發現原來父親也有自己的動機,雖然碇真嗣并不認可父親的做法。但也正是這次溝通,讓碇源堂認識到自己的兒子真的長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堅持的原則,以至于在自由意志之槍送入觸發點後,沒有掙紮,最終放棄了引發沖擊,與自己的愛人永遠留在了過去。
EVA裡對碇真嗣母親唯的刻畫不多(就這部電影來說),但通過绫波麗——唯的克隆人(應該是吧)的形象來看,唯就是傳統文化中的母親形象,愛着所有家庭成員,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包容着所有家庭成員,哪怕是争吵中的父子。但她不會替你做選擇,電影的最後,碇真嗣準備犧牲自己,将自由意志之槍刺入體内,以此修正世界時,母親出現了,将自己的兒子送出了過去空間,自己代替兒子留在了原地。母親永遠會保護自己的孩子,永遠支持着你,但也永遠不會替你做出選擇。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二)成長就是失去自我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能量再大,也無法普渡衆生;跟随唐僧取經的孫行者不複往日威風,卻能夠帶回真經,普渡衆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有英雄的成長,都要經曆從自大到自卑,最後認清自己的過程。這背後的邏輯其實是對責任看法的變化。年輕時,我們的身體處于最好的狀态,于是我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事。随後便是因為莽撞等原因,導緻或多或少的人受到傷害,這種責任壓的人喘不過來氣,于是開始自卑。随着社會的包容,人與人的連接,我們治愈了自己的傷口,願意為集體,做出自己的犧牲,于是我們承擔起責任,成為一個英雄。電影裡,碇真嗣的成長正是如此,因為自己的選擇,引發了近第三次沖擊,緻使整個世界接近毀滅。随後開始自我逃避,自我毀滅,但在村子裡大家的關心中,在參與社會工作的連接中,逐漸治愈了自己的傷口,再次穿上作戰服,承擔起了屬于自己的責任,為整個人類的未來而戰。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源自日本的故事,其内核卻是一個傳統的中國英雄故事。
(三)表白與愛
電影裡,碇真嗣救出明日香的時候,對她說“我愛過你”,明日香回應說“我也愛過你”。表白是将自己的内心,袒露給愛人。這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不可能的,所以青春期的狗血故事有很多,但卻沒有表白。而當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向愛人表白時,那麼他就是個大人了(至少在情感方面)。碇真嗣對明日香的表白,冷靜而又堅決,是對過去感情的回應,也是一份對未來愛人的宣言。前塵已了,今後執子之手,必要與子偕老。碇真嗣是幸運的,他的愛人是真希波,一個小太陽。她總是很樂觀,盡可能幫助真嗣,就像太陽一樣照耀着他,雖然電影裡對真希波愛真嗣的原因沒有刻畫,但我相信真希波是愛着碇真嗣的。尤其是伴随着《one last kiss》的歌聲,真嗣與真希波一起離開車站的畫面,我相信他們能一直牽着對方的手,一起走下去。
不知童年的哪一個下午,我像以前一樣偷偷打開電腦,坐在屏幕前享受着偷玩電腦的時光。幹什麼好了,不如看部番吧,百無聊賴的我點開了EVA的第一部第一集。說實話,我記不起這一集的劇情内容,但一個長發飒爽大姐姐送碇真嗣駕駛初号機作戰的畫面,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直到昨天,我坐在電影院,看着美裡艦長扔掉頭盔,露出長發,一個人駕駛着飛船,執行着必死的任務,将自由意志之槍送給碇真嗣時。我的過去與現在仿佛重疊了,童年的我扔出的标槍,命中了現在的自己。這個屬于碇真嗣的故事,由美裡開頭,必然也要由美裡結束。自由意志之槍,是人類擺脫神明的自由意志,也是碇真嗣擺脫父親的自由意志。再見了,所有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再見了,童年!
告别自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