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潦草、極不用心!
1.觀衆并不排斥改編,如若有一部紅樓能在尊重原著(人設)的基礎上,刻畫寶黛兩小無猜、缱绻如細水綿延的純真感情,增添些許新細節,我相信大多紅迷可以接受,也算圓了唏噓寶黛愛情悲劇書迷的一個美好的夢。畢竟在兩小時篇幅裡,能講透整部紅樓并不現實,可觀衆也隻是期待一個好的節選片段要求不過分吧?!
這部《金玉良緣》不也正想借此題中之義?可惜忘了初心。
摘選的片段“賈府府庫空虛,暗藏衰敗禍因”、“劉姥姥進大觀園”、“公媳扒灰”、“元春省親”均與“寶黛愛情”無關,隻與賈家衰敗相呼應,看得出是想推進故事鍊。那麼,既然,要按照原著寫流水賬,又卻在寶黛愛情破滅,黛玉殒命處戛然而止,意欲何為?你前期大篇幅的賈家鋪墊有何用?
既沒有寶黛愛情的深度刻畫,又沒有完整的故事線,所到之處潦草而過,一筆帶之,這劇本比小學生摘抄還敷衍
2.廉價虛假的特效布景,甚至連基本的古偶流水線都不合格。黛玉葬花處、钗玉放風筝處,又是十裡櫻花樹的,又是七彩祥雲的,布景特效假的不忍直視,丢誰的臉呢?
3.選角更是一言難盡,大衆臉演員不說,十二钗沒有任何記憶點,賈母看起來像兇殘鸨母,王熙鳳看起來一臉受氣的姨娘像,最過分的是,關曉彤那娃娃臉演深宮元春?那寶钗長成丫鬟樣,怎麼能讓男主念出台詞“國色天香”???
無論從哪個角度,此片都代表國劇最低水平
敷衍、潦草、極不用心!代表國劇最低水平!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難稱經典!卻不乏引人入勝
1.難稱經典,劇情走勢複刻《沉默的真相》,但論振聾發聩程度,遠遠遜色于前作經典。主角過于偉光正,有點失真,說教大于人物命運帶來的沖擊和思考,是主要原因2.發引進入快,開篇就拉開錯案大幕,主要假模假式、心懷鬼胎的各路牛馬蛇神政客們登場 ...
不适感太重—節奏吊詭,摻雜着無處不在的“油腔滑調”
整部看着如坐針氈,不适感太重,看完反而倍感輕松1.節奏吊詭:線索進入極快,一集入滇二集入谷,前期沒有大鋪墊。但進程中添加的村寨一族“純工具人”支線拖拉了主線,主角團冗長的無意義對白過多,特别是在“關鍵時刻”總是穿插着所謂營造喜劇效果 ...
後7集跻身神列!令人驚歎的完成度!易文化底蘊集大成下,中國性智力遊戲最佳代表之一!
《龍嶺迷窟》我的天,誰能想到前段類西部公路片的style能醞釀出後7集這般,電影級智力、體能和心理三重狂奔的大神劇!1.我用我僅有的易經和天文基礎知識,瘋狂計算唯二看得懂的解謎推理:倒推1400年的天幹地支紀年法、乾坤地震坎離艮兌八 ...
Part1-3小白不服“燒腦”大戲?
無劇透首看,Part1.初始印象1.1 這片真省成本,1個場景複制3次,隻需要添加未展現在觀衆面前的細節1.2 故事簡單,本身并不複雜,沒想象中燒腦,關鍵信息,給的很明顯,看到了:時間定格、船上水果面對不同人的狀态不同、留聲機的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