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浩導演想講的東西太雜了,雖然用黑色喜劇的方式基本都呈現了出來,但電影的節奏很怪,很可惜在合家歡的春節檔成了炮灰。
這部電影諷刺了多種現象,在影片中基本都表現了出來,1電影的主題是“溝通”,影片開始就交代了明星不同于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生命中的大事:結婚生子,明星要用隐匿的方式進行,随着偷拍設備的升級,明星的隐私安全也成了明星的ptsd,要是沒有心理陰影,yp就成了。2多次提到白龍王,迷信活動在影視行業中頗被重視。3電影産業的沒落,大腕明星得向短視頻行業靠攏,借用資方的口還自己嘲諷了自己一下。4資方對電影的控制越來越強,強加廣告,外行指揮内行,胡亂加戲成為常态。5明星或是整個産業從業者,都沉迷于是否得獎,喪失了個人藝術上的追求。6得獎評判标準趨向于向他國磚家展示他們心中的刻闆印象,拍好磚家想看的刻闆印象才能獲獎。7明星與普通人生活上和溝通上存在巨大的差異,普及多年的二維碼收付款,平衡車明星才開始學習。明星想表達努力的方式卻成為大衆口中虐待動物的行為。8人們對明星的過度關注與對普通事情的上綱上線,影片中兩次通過新聞聯播提到一場戰争正在進行,周圍的人對人類自己的命運并不關心,反倒是“明星虐待動物”的話題成了新聞的重心,并樂此不疲的對這種不明真相的事情反複讨論,而且上綱上線,對明星的網爆也成了普通群衆的樂趣。9無論宣傳什麼或是做廣告,嚴肅、悲傷、痛苦、環保、科技、請來代言的明星都是一副最好的狀态,微笑成了表達的唯一方式,缺少真情實感,更不能打動普通人。10用豬嘲諷了明星,還是明星跟普通人思維上的區别,不知道怎麼火,怎麼成吉祥物的,當然最後被抛棄,甚至事業生命上的死亡明星也不懂,就像影片裡的豬也不明白。
而甯浩導演的黑色幽默也一直貫穿全片,誰能比資方更專業,暴打資方,出口請上樓,都讓影院有了不少活力,除了前半部分劇情拖沓,節奏奇怪之外,整個片子的質量還是可以的,要是不選擇春節檔上映,應該還是可以賺錢的。希望甯導與劉巨星下部電影能夠大賺,或是獲獎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