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瑰麗宇宙為幕布,書寫的卻是人類永恒的身份迷思——當記憶可以被篡改,情感能夠被植入,我們何以确認“我之為我”?
導演用冷冽視覺構建了一個記憶與真實相互侵蝕的迷宮。太空站旋轉的環形結構,恰如人類意識的莫比烏斯環,起點與終點在此混淆。那些看似私密的童年回憶、熾熱情感,都可能是被精心編排的代碼。這種設定讓影片超越了傳統科幻片的技術焦慮,直指更本質的存在之問。
最震撼的并非太空的浩瀚,而是主角在确認真相時的抉擇:明知自己是短暫存在的“複制體”,依然選擇以人類的姿态去愛,去痛苦,去完成使命。這種在虛妄中堅守的尊嚴,讓影片在科幻外衣下,湧動着感人至深的人文暖流。
當片尾新的“天飛”繼續未竟旅程,我們恍然:人類探索宇宙的終極意義,或許不在于征服星辰,而是在無盡虛空中,一次次确認自身存在的光亮。
飛向太空并非簡單的星際征途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世界是一座巨大的精神病院
完全是精神分析電影1.現實中的治愈是把一個人治好讓ta重歸社會做一個有利他性的人,而片名的治愈是摒棄道德規範認清自己真實的想法。2.警察審問瘋子時瘋子坐在黃色房間,警察處于黑色房間,瘋子看似不正常但是他所在的地方才是清晰明亮的,他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