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牛仔C麥
原文見:https://inreviewonline.com/2024/04/03/ou-sont-tous-mes-amants/
法國實驗電影大師讓-克洛德·盧梭在他的新作《Où sont tous mes amants?》中吹奏了流行歌曲,這部電影名借用于1935年的一首同名歌曲,翻譯過來就是“我的愛人在哪裡?”,原唱是弗雷埃爾,她是一位因在兩部法國經典電影中擔任配角而為影迷所熟知的歌手。(薩卡·圭特瑞的《騙子的故事》和朱利安·杜維威爾的《逃犯貝貝》) 法國真實影展的頁面聲稱弗雷埃爾的歌曲“最後一次在銀幕上聽到是在讓·厄斯塔什的電影中”,這是不準确的,這首同名歌曲隻出現在《我的愛人在哪裡?》——由盧梭親自吹奏的翻奏版本
盧梭将1930年代的“詩意現實主義”聯系起來,這種現實主義定義了弗雷埃爾和她參與的古典電影,以便将其扭轉為抽象,而拉裡·戈特海姆的早期經典實驗電影《口琴》和盧梭的這部作品類似——一部自制的音樂劇,固定鏡頭的使用受自然因素的影響。
在戈特海姆的這部電影中,他找到一個朋友,他朋友利用口琴聲和吹過車窗的風聲在一卷10分16毫米的膠片中用口琴生動的即興吹奏/創作,而盧梭則追求靜止,當然他允許自己偶爾進行剪輯。他走出一片固定鏡頭的空地,被周圍的樹林吞沒,在此期間他一直吹奏着弗雷埃爾的那首歌。(他最知名的電影《La Vallée close》的片名可以用來描述這個地點與世隔絕的樣子) 腳下的礫石增添了一種穩定的節奏,鳥兒提供了一種呼喚和回應,口哨聲随着盧梭似乎消失在樹林的空隙中來回波動。他的曲調将我們帶入了一段漸黑的畫面,随後又消失在場景中,當我們凝視着逐漸變暗的空曠樹林時,口哨聲已結束了——也許漸黑的感覺還未完全消失。最後的淡入淡出的歸來将我們帶入了一個奇特的結局——在同一場景略微不同的角度中盧梭再度現身。此時不再有音樂伴奏,但隐約能聽到畫面外的人聲。如果吹奏别人的流行歌曲能夠吸引人們的話,那我們就都是塞壬了,盧梭的微型作品因對這種幻想的期待和渴望而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