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畢業于法律專業的觀影愛好者,律政題材的影視作品是我比較排斥的類型片。一方面是對于影片涉及的場景太過熟悉,很難從影片中得到什麼新鮮體驗;另一方面,律政題材的作品的創作者或是因為不夠了解法律實務,或是為了加強劇情沖突,影片中常常出現一些令人難以忍受的常識性錯誤。
爽片、套路、無懸念
當電影播放到30分鐘的時候,原本對電影充滿期待的同行的朋友開始小聲抱怨,“救命,怎麼還沒結束?”
電影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因為難以晉升從法官轉行為大律師的林涼水接到了第一個案子,幫助被指控誤殺了女兒的單親媽媽曾潔兒辯護。因為過于自信沒有将重要證人(曾潔兒的男友,同時也是鐘氏家族的贅婿)的證詞固定成簽字的書面證詞,結果證人當庭翻供,導緻曾潔兒被判刑。林涼水良心不安,兩年後,新證詞出現,林涼水和律師同伴們克服了鐘氏家族對于司法的無恥幹預,最終讓無辜母親曾潔兒被無罪釋放,壞人也得到了法律的懲罰。
故事幾乎集合了港片、律政劇的各種元素——“充滿正義但不拘小節的大男主”、“因為一時疏忽改變他人命運,而義無反顧的走上救贖之路”、一點黑道元素(男主角的小弟是黑道“太子“)、操控司法但最終被正義制裁的權貴,一件由婚外情引發的血案、為了榮華富貴連女兒都可以殺害的斯文敗類。
最後,再由男主角大律師在法庭上貢獻一段歌頌公平正義的慷慨陳詞,最終影片在男主角釋然的微笑、壞人被收押、被冤枉的母親懷念女兒的幾個穿插出現的鏡頭片段中結束。
邪不勝正的爽感被順理成章,不費吹灰之力的營造出來。
憑借演員精湛的演技、港片标準化的叙事節奏和較高影片完成度,很難說《毒舌律師》是一部爛片。但他未能創造出什麼新鮮的觀影體驗和别出心裁的懸疑感。無論是影片的故事走向還是角色的即時反應,都難以突破港片的套路和觀衆的預料。
作為一部非常“港式”的律政題材作品,《毒舌律師》可以輕易的“泯然”衆港式律政劇。即使告訴觀衆它是一部單元律政劇的其中一集,或者是一部熱播律政劇順勢推出的電影版,也毫不突兀。
總的來說,是一部俗套的爽片,一篇香港電影交出的“滿分作文”。
社會痛點
那麼,《毒舌律師》是怎麼成為“香港史上首部票房破億的港産片”呢?
一方面,從更具共性的價值上說,公平正義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隻要社會在運轉,人類在思考,人類追尋和渴望正義的腳步就永遠不會停止。并且,再好的司法制度也不能實現絕對的公平正義。人們在現實中的遺憾,很自然地便投射于文化消費。出于對自己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的憂慮,觀衆很自然地寄希望于影視作品中無所不能、從容善辯的大律師。
在世界範圍内,律政、罪案題材經久不衰,從《十二怒漢》、《控方證人》再到層出不窮的美國律政片、香港律政片,再到近幾年日漸擡頭的國産律政片。無論是欣賞、贊美還是吐槽、批判,觀衆對于律政題材的關注從未減弱。
因此,《毒舌律師》依托于“正義”的普世價值,在同期的香港影片的競争中便先下一城。
另一方面,《毒舌律師》在香港的成功更是因為這是一部立足香港社會,直擊普通人痛點的電影。
在過去的幾年裡,面對着經濟形勢的變化、階級的固化,香港的輝煌似乎也蒙上了一層陰影。高昂的房價、巨大貧富差距、不成比例的地理面積和人口,香港人像陷入了無法掙脫的城市羅網。生活在這樣的時空場域下的許多普通人最關心的可能已經不是如何實現階級躍遷,如何實現“香港夢“,而是作為普通人的尊嚴與權利。
在《毒舌律師》中,無辜的單親媽媽與鐘式豪門之間的懸殊較量,也許正映射了一個個普通香港觀衆對于日益加劇的階級沖突、貧富差距下自身基本權利保障的隐憂。觀衆很難不去聯想,站在被告人席位上的人是自己時,該怎麼辦?也因此,對于林涼水這樣的正義使者,觀衆很難不緻以喜愛之情。
某種程度上,站在林涼水這邊是電影上映前就能預見的觀衆取向。
香港觀衆喜歡《毒舌律師》這樣的故事,就像韓國觀衆會喜歡《寄生蟲》,就像美國觀衆會喜歡《綠皮書》。全世界的電影觀衆,都在被動而順理成章地奔向屬于自己生活場域中的“政治正确”。
一點題外話
在電影制作和成功邏輯之外,想聊一點法學相關的話題。
《毒舌律師》中有個人物是謝君豪飾演金遠山大律師,被鐘式家族安排為控方律師,開始因為誤解林涼水玩弄規則而步步緊逼。後來在了解了鐘式家族玩弄法律,陷害被告人的事實後,在法庭上主動協助了辯方律師,為男主角一方的勝利貢獻了不少的力量。
在金律師身上體現了法律職業教育的目标之一——構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意義。具體是說經過系統的、統一的法學訓練的法學生,最終會成為具有相同基本法學價值,維護公平正義、尊重規則的法律人。他們在成為專業的法學工作者後,或許會因具體身份的不同(如代理利益相對的原被告雙方的律師)而處于競對的立場,但共同的價值将讓他們保持底線,憑借良心和理性,共同維護法治體系正義、順利、持續的運轉。
現實的法律工作者中,不免也有像鐘式家族法律顧問那樣罔顧法律和道德,為了利益而喪失底線的人。但絕大多數法律工作者,則心懷正義與法學精神,在維護法律尊嚴的路上孜孜前行。
在中國的法學院中,當你問起年輕的法學生們學習法律是為了什麼?我想他們也許不好意思宣之于口,但會有一句充滿着中式浪漫的語句在他們心間萦繞「為天地立心,為生靈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當然,有機會、有天賦真正踐行這條語句的法律人寥寥無幾,但我想,法律人們還會在心間默默回應一句「身雖不至,心向往之。」
更多影評請關注個人公衆号:薇瓜呱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