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友鄰閑聊說胡尚儀扮演者師老師,以及大明風華裡可能最好的一段人物關系二胡線。談到二胡線的同性元素。話比較長挪到豆瓣裡。

*

當時觀影途中,劇情過半,老演員謝幕,連男主都嗝屁了,故事如同脫缰野狗無從收拾。而胡皇後的表現可圈可點。翻找聊天記錄裡有一段,“土木堡之變後胡皇後又出來了,我先開頭覺得劇本對她是一黑到底,從心計小人變成了變态(打兒子屁股搓磨媳婦但後來覺出來,這是變态,是畸形的愛,是她唯一熟悉的東西。”胡皇後這個角色的成立,與胡尚儀脫不開關系。

倒回去說胡尚儀和她,确實能看到冰面下流動的熾熱的奇愛。在我看來胡皇後不是感受不到—或許她并不足夠聰明(尤其相較于女主),但她一面是可能天生敏感,一面是居下位日久,對于能決定她生死的:胡尚儀,太子妃,乃至朱瞻基、孫若微她都用心揣摩。是個環境造就的陰謀家。她能感受但不承認胡尚儀的愛。在每每最需要胡尚儀支持的關頭,她卻是甯願把距離拉開,用一套以忠以孝以利的假說辭,而胡尚儀不聽不信不駁斥—或者是因為意在言外,情在意中,實不必給觀衆看到-—觀衆也包括她二人。

承認這段感情是危險的,這是胡尚儀的認識。承認這段感情會讓自己再也無法走入正常的生活(而并不是單“人上人”的生活。這可能是胡皇後的認識。有一段太孫逗女官,使胡善祥春心萌動。即便不是太孫,一個英俊青年關心有加,或者都能使“心頭火”起。

胡尚儀不願胡皇後一輩子困囿宮闱,這是見不得人的鬼地方;胡皇後對體面生活和“正常”家庭的渴望,也因打小被胡尚儀鞠養擡到了較高的水平上。胡尚儀待她,有下屬、養女、伴當多重身份,未嘗沒有對食在裡面。考察胡皇後為了候選身份獻身漢王的武斷,在貞節的顧慮不如對名分的渴求,可能其中還有糾纏。明暗相生,相較于這部劇裡皇室家族偶爾的大院行為(比如朱高熾掏一錠銀元寶交通解缙,張皇後在太廟脫簪待罪被雷劈胡尚儀-胡皇後更像是深宮中隐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