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後的感受首先是,這部劇在叙事安排、鏡頭效果等方面都還不錯;但仍不得不說,劇情和台詞的設計還是略顯單薄,因此可能難免會給觀衆一種“缺失感”,讓人隐約感覺未能窺見二人之間種種感情糾葛背後的深層次原因,而隻能停留于外在的表達與情感流露。但是劇中在一些細微之處所呈現的人物塑造及互動關系,又确實能在觀衆心中引起某些強烈的共鳴。

個人最喜歡的兩幕,就是劇中在這二人之間呈現出最大張力的兩次沖突:一次是亭亭得知怡敏在讀大學期間談男朋友後,憤而離去,怡敏則是追在她後面,試圖解釋并讓她理解自己為何作出這一選擇。心痛不已的亭亭質問道,“你明明可以很特别,為什麼要跟大家一樣?”怡敏的回答卻略顯輕浮:“上大學就是會交男朋友啊”。

...

另一次是多年以後,怡敏在家中與丈夫相處不和,情急之下說出自己喜歡亭亭的事實,不久後與丈夫徹底鬧掰,被趕出家門後孤身一人去亭亭的住處找她,卻得知此時的她盡管尚未結婚但也已經有男友……這次,是怡敏在亭亭打開房門後無言地轉身離去,亭亭在驚詫之餘則追在她身後。兩人在天橋上再次發生沖突後彼此袒露心聲——在感情中一直處于主動一方的亭亭感到委屈不已,因為她認為對方總是屈從于世人的眼光,一次次自私地選擇離她而去且從未顧及她在感情中的付出;怡敏也聲淚俱下地道出了自己内心的隐痛之處:“其實我從來都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所以我很羨慕你,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可以這麼簡單……”

...

最後,整部劇以兩人含淚相擁結尾,并且帶有一定程度的留白。因為盡管雙方在此時此刻互道好感,但世事變遷,往往令當局者身不由己。這兩人之間,或許也注定難以如願真正走到一起。所有的相見,不過都是短暫相處後離别的前奏。

...

也正是透過這兩場戲劇性沖突的情節安排,編劇得以将一種普遍存在于多元性/别群體當中的現實處境呈現在觀衆面前,并借此引發更進一步的反思:亭亭所代表是一類對自己的性傾向等特征自始至終都有着無比清晰的認識,且勇敢地堅持做自己、願意向他人主動展現自我的人,而怡敏所代表的則是另一類長期以來自我認知都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态、從未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且時常輕率作出随大流選擇的人。如今,在觀念上仍較為傳統保守的東亞社會中,後一類人或許是多元性/别群體中占據大多數的存在,且相比起前一類人,ta們可能承受了更多的内心折磨,尤其在建立起穩定良好的伴侶關系上往往面臨更大的困難。與之存在糾葛的另一方也很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傷害。譬如,在這部劇中,怡敏就同時在其與同性以及與異性之間建立的情感關系中遭遇了嚴重挫折。至于亭亭,她表面上似乎給人以更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一種印象,但實際上也在與怡敏的關系中因對方的被動乃至拒斥而屢屢受挫,且在她心中始終未能放下對怡敏的愛。

...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情感關系中的種種糾葛再尋常不過,且發生在多元性/别群體當中的糾葛,與發生在主流類型伴侶關系之中的糾葛在本質上别無二緻。然而,在看過這部劇以後,這種認知或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因為顯而易見的是,劇中亭亭與怡敏兩人之間情感關系中所呈現的強烈悲劇性色彩,并非完全是二人性格上的差異所緻。促成悲劇性色彩的因素當中,同樣重要的還有多元性/别群體所處的整體社會環境。這種欠缺包容性與開放性的社會環境對身處其中的人幾乎必然産生或顯性或隐性的影響,由此間接作用于多元性/别群體中個體的性格塑造,以及ta們彼此之間的關系——也就因此有了我們在劇中所看到的亭亭、怡敏,以及發生在她們之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