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很久給3????還是4????,最後還是給到3,大概是因為本片理解的“愛情”和我理解的有本質上的出入。在我看來,男主的朋友們是一群低俗、腐朽但無害的纨绔子弟,男主是一個小有才氣、英俊會撩、沒那麼混賬的普通爹味美式男人,而女主則是一個激進、聒噪、政治幼稚的精蘇佐派。我不知道導演是如何設定男主的内心世界的,但如果我在一個房間裡挂了裡林史達林畫像的女人房間裡赤裸着醒來,我可能吓得衣服都來不及穿就奪路而逃。我始終認為真正的愛對于保守、現實主義的成年男性而言是極其稀有的(甚至去掉這些限定詞),是需要生命史、役史型太、三觀、家庭背景、興趣愛好以及機緣等諸方面契合才能誕生的産物,而男主的“愛”顯然隻是荷爾蒙與感動的産物,最多最多加上“往日情懷”的影響——可這并不影響男主上頭、接受并陷入這段情感,這是男性的悲劇,其實他從未真正“愛”過女主(從初識就能看出,哪有那麼舉重若輕;以及後來女主主動做出的巨大改變,都不敢細想如果性格差這麼多那男主到底喜歡女主什麼)。而最可悲的是,女主在沉溺入愛情狀态的時候,變得如此的低微、如此的懦弱,簡直到了搖尾乞憐的程度,完全失去了獨立女性的風采,也慢慢迷失了她自己(其實這大約也是佐人的悲劇)。驢子和馬還能生條騾子,老佑和級佐我都不知道能生個啥,反正不是愛情結晶,甚至連情感紐帶都沒能夠,這二者的結合注定是一個悲劇的故事。雖然任何親密關系的核心都在于妥協,但顯然這種役史型太針尖麥芒的沖突是完全沒有任何辦法調和的,二者本就不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也沒有任何理由去歌頌和美化這種回憶。想書寫麥卡錫主義時期的情感史,大可平直一點。男主完全在一開始就不應該接受這個上頭傻姑娘的明示暗示(其實到最後将要離婚時,她對情感的認知大約還沒有什麼長進),溺于感動在一起,更不應該把别人搞到結婚懷孕。有些往日情懷,真的拿來懷念懷念就好了。另,再次證明了佐人和高度理想主義者一定一定是和不負責任相挂鈎的,舍小家為大家、以身許國,可不是宏大叙事裡的說說而已。
短評寫不下咯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