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體會到了婁烨的厲害,除了半個小時的床戲,印象最深刻的是配樂,完美融入情節的同時又讓人震撼。
對電影說不出什麼專業對評價,隻能從一個“同志”的視角講一講我看到的人物:
1.秦昊真的很牛,“同性戀氣質”就像腌入味兒的香水,看他的時候很容易想到《誰先愛上他的》裡的小王,小王是未出櫃的同志,所以同志味兒不會那麼明顯,整個人也會更收斂。而秦昊那個角色,一看就是那種無親無故、身份認同度很高、在圈内混迹已久的老0.5形象,而且是很有魅力的那種。
2.陳思成在電影裡很有少年感(床戲部分除外,大概所有人在那啥的時候都不會有少年感吧)。
不僅僅是形象方面,還有他的狀态:永遠遊離于關系的邊緣,偶爾加入進來但不影響事态發展,他帶着好奇心暗暗觀察着,看到某個閃閃發光的人,他不會考慮太多,對于性别,更算不上是條件。在别人的房子裡,随着音樂跳舞,說明他是一個很松弛的人,這是他少年感的一大來源,這是我所理想的狀态。
(其實還是略能看到一點陳思成的油膩的)
3.自殺的那個人,好像是那個戀愛腦?從他和男主嬌羞地牽手,興緻沖沖地介紹情人和妻子認識,還有怕失去時的索抱,都能看出來他是真的不顧一切地動了心。而男主那邊,我倒是沒看出來特别深情,對他來說,這一個和那一個并無很大分别。
大家千萬别模仿他,最後自己沒了,還傷害了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小家庭,傷害最大的是女主,而那個情人大可以再去酒吧找一個人代替你。
4.兩男主在床上念書那一段很絕,念書的是普通人的聲音,念的内容不知道出自哪,但總有種不詳的預示,“黃狗”“自殺”皆在影末出現。還能增加文藝的感覺,結合電影中的轉場提示,讓我想起《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也有普通人的念書,也有超級大的字幕解釋,在情節緊張的電影裡顯得那麼氣定神閑。
5.有人說秦昊那個角色後來找了一個跨性别,說明他是雙,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他在前伴侶自殺後開始害怕此類關系(當小三)了,他收斂了,于是找個對他死心塌地的人,決心待在社會的最邊緣,隐藏起來。
轉折是他在經曆了一次刺殺後,他重生了,内心的愧疚感被消解,紋身後,仿佛之前的事情随着疤痕一起,也被掩蓋了,于是他重新出現在陽光底下,像電影最開始一樣。
6.之前和别人争過耽美和同性戀文學的區别,前者主要受衆是腐女,後者我想隻有真的同性戀才能看懂,這些作品裡,沒有太多“糖”,更多的是性少數群體普普通通的生活,就像電影裡的那樣,男主身邊的人來來去去,他的事業有變動,生活有落魄,一地雞毛中,還是會叼根煙,繼續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