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的暑假,總有拯救劇荒的台劇。
從經典老劇《新白娘子傳奇》,古偶劇《還珠格格》,校園劇《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到近年霸屏的燒腦青春劇《想見你》。
愛情類台劇,總能塑造出一對又一對讓人難忘的熒幕cp。
若論哪對cp的愛最是刻骨銘心,必然少不了那對讓人帶着敬意不免恸哭與長嗟的民國情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
《一把青》是一部愛情戰争片,講述了在抗戰期間,空軍和親人以及愛人之間的感人故事。
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不僅高居9.3分,更有超過七成的評價用戶直接打出五星。
它有何魅力赢得如此青睐?這要從原著作者說起。
該劇改編自白先勇所著同名小說,作者筆下悲憫有情,散發淡淡鄉愁。
通過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來呈現曆史榮枯和人世滄桑。
小說《一把青》出自短篇集《台北人》,《台北人》被位列“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七位。
白先勇是唯一還活着的一位,他前面那六位已故,分别是是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錢鐘書和茅盾。
論其藝術造詣,可以稱得上“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
這部劇采用統一的複古色調,以黃色和青色為主,給人溫溫柔柔的朦胧感覺,場景布置真實細緻。
難得一見的是,本劇以女性視角來進行叙事,在戰争片中少有。
它沒有着重描繪戰争前線,而是講述戰争給軍人及其家屬帶來的影響。
女學生朱青x飛行官郭轸
故事發生在1945年的浙江,衆人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中,街道上滿是慶祝抗日勝利的百姓和學生。
眼前清秀素雅的女學生便是朱青,因緣巧合下,看到壓在枕下的字條寫着“因緣負傷共床枕 願求佳人渡此生 513”,她便決心前往南京,去尋那位素未相識的飛行員。
朱青到了空軍村,結識了村裡的空軍眷屬,與師娘和副隊娘三人成為好友。
和女學生的清秀感不一樣,空軍太太們更精緻貴氣,妝容、發型、服飾的搭配都非常講究。
尤其是楊謹華飾演的師娘,她身上有着不容忽視的高貴感,雅緻又有韻味。
從容的儀态下,是一顆顆懸着的心。她們隻等着每次任務結束,迎接丈夫平安歸來。
空地上,看到師娘沖天上的飛機揮了手,飛機才飛走。
朱青驚訝地說:“大隊長看得見師娘。”。
師娘回她:“看得見,我們是塔台。隻要我們在村子裡,不管多遠,他們都會飛回來。飛行員像野鴿子,随興來去,但塔台,走不掉。”
小朱青尋得了她的鴿子--字條的主人郭轸,她告訴郭轸是他開着飛機救了她的學校。
郭轸未曾想過自己當初不抱希望寫下的紙條,竟真有人不遠萬裡來找。
因緣際會,感受到對彼此那份堅定不移的選擇,二人墜入愛河,求師娘為其主婚。
可師娘卻冷臉告訴朱青:“跟飛行員在一起,你不适合。”。
師娘不想小朱青嫁到空軍村後和她一樣“坐牢”,飛機轟鳴聲無處不在,她知道糖衣融化後是怎樣苦澀的滋味。
死亡,對飛行員來說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但對這些女人來說,丈夫的屍體需要她們一片片去撿,用一生來拼湊。
每個女人都希望,死的是别人的丈夫。
架不住二人的執着,師娘還是操持了婚禮。
甜蜜的時光太過短暫,新婚不久,郭轸所在的十一大隊被派往東北作戰。
郭轸看着飛機儀表盤上的朱青照片,寫信許諾他會回來。
十一大隊的飛行員們隻盼着戰敗撤退,好趕快回家。
可他們作為棋子身不由己。朝令夕改,反反複複,敗軍之相,眼前的村子即便今天不掃明天也要掃,戰争讓人的精神變得扭曲,大隊長擅自作主下令屠村。
這次掃射成為十一大隊老隊員後來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罪狀。
都說軍人隻負責解決問題,不預測答案。——“兩眼一抹黑,兵敗到西涼”。
總以為日子過了就好了,可日子又重來了。
處長向悲急的太太們解釋:“我隻負責在辦公室下達錯誤的指令,然後由他們自行修正。”
十一大隊當了逃兵,各奔生路,回自己的家。
軍人也是人,他們隻想回家。
郭轸到底沒能回去。
雪地上,血肉模糊的郭轸,隔着對講機凄慘地呼喊着:“好冷。”。
可小朱青過去的時候已經太遲了,機骸四散,曝屍荒野。
那裡太冷了,熾熱的愛暖不了已寒的屍骨。
格局無需大,筆觸隻要深
鏡頭一轉,
故事到了這裡,似乎隻讓一切訴諸于情感,在感性上取得共鳴。
其實不然,觸碰需要勇氣,它沒有回避時代議題。
讓它逃離“賣慘式”劇本邏輯的,是它敢于揭露人物行為本身的“問題”,敢于去透過那些小人物,去體現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腐敗,軍隊的無奈,戰争的殘酷,人性的自私。
副隊娘跟着丈夫逃亡台灣後,過了十年終于找到師娘和小朱青。
人生有幾個十年?十年,确實能改變很多事。
過去的日子過時了,過去的人也過時了。
人人互相猜忌、責難和背叛。
台灣 60 年代的廣播裡,傳達着官方話語,重構國民黨“心理戰”、反共“白色恐怖”的曆史記憶。
真正的選擇是兩難之擇。劇中環境迫使人物在不可調和的兩善/兩惡中二選一,不斷碾壓拷問着人們——親情、友情、人性。
小朱青堕入風塵遊戲人間,師娘手刃匪徒弄髒了自己(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千金小姐再也尋不到了),副隊娘出賣姐妹後戰戰兢兢,大隊長抗命濫殺無力負責,小邵和初戀情絲難斷左右為難,郭轸輕易許諾負了佳人,那個把朱青撞的一地血的愣頭青小顧後來用生命為她換了一個好出路······
或許他們有着讓人讨厭的缺點,但帶着難得的真誠與執着。
他們都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沒有被刻意美化。
看得出來,劇組是花了很多心血的,對衆多人物的命運叙述得很完整。
有些影視作品采用宏大叙事,很容易忽略複雜而真實的人性。若逃避了真實,同情便是賣慘。
《一把青》中,時代洪流裹挾下,小人物有着真實的自私,而不是未經考慮的“崇高”。
擔子太重了,誰又能扛得住?累嗎?不會累,最多隻是麻痹。
“英雄”本就不是人當的,要想當人,卸磨殺驢便是出局的下場。
像劇中人一樣總有遺憾,在慎重細密的構思中,劇中仍有細微處經不起推敲。
例如,華南師範學院是在1951年才成立,并設外語系,在1982年更名為華南師範大學。
小顧開車把小朱青撞的一地的血,老鞏卻替小顧說情,于理,小顧害死郭轸未出世的孩子該認罰,于情,老鞏與郭轸是老相識,更該補他兩腳。
此外,大量的人物對白、反複強調的生死和造成的情感重複,像一輛投遞信件的慢車,部分觀衆可能難以消化。
或許,導演換一種克制的方式,激烈的場面去冷靜處理,帶給觀衆的感受會更極緻。
青春作伴好還鄉
朱青還記得,曾和兩個姐姐一起賞月吟詩,都道青春作伴好還鄉。
經過痛苦煎熬,幾多生死流轉,年少的憧憬,隻剩一聲怅惘。
“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将我抛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聽小顧念着郭轸的遺書,眼前隻有一抹搖曳生姿的曼妙身影,再不見那個羞羞答答的女學生。
不是所有的傷痕都能被理解與原諒。
“快意餘生?”“他懂什麼?他燒的粉身碎骨,一點知覺都沒有,他倒好,轟一聲什麼都沒有了--我也死了,可是我還有知覺。”
她好想郭轸。
如果郭轸還活着,那些人怎麼敢欺負朱青。
東山一把青,墳頭一把草。
曲終人卻未散,時間是一種藥。
小朱青離開傷心之地,用盡餘生來思念郭轸。
正如導演在采訪中說:“人需要有記憶,當你有記憶之後你才會有情感。”。
*本文作者: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