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講一下,我覺得這部片子跟之前的兩部的聯系在于都是日常中很小的事,就像第一部路邊随處可見的傳單誘發的事件,第二部深夜莫名其妙沒趣的節目中深藏的恐怖,這部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掙紮與奮鬥,可能導演想要表達日常中每一件事隻要足夠深究,都會有着無限的恐怖,過于因為媒體和載體的限制,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消亡是無聲無息的,到了如今隻要你願意去尋覓,就會找到在真相背後的恐懼。
以下是我對人物的分析與解讀:
貝塚陽太
這個搜索能力确實是沒誰了,也是這一部分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吧,我覺得評論們既然如此的陰謀論,認為一切都是三田愛子導演主導的山田先生興衰,那你們更應該懷疑貝塚這一位遠超常理的能力者,他能夠一個人探索到如此多的信息,最後又不符合邏輯的攻擊過去的院長,那為什麼不能是他受到三田的雇傭來行使這一切呢?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傾向于,這一切都出于對于過去真相的執拗,就像他的老師山田先生一樣。
山田正一郎
從學校辭職後就被禁锢在了過去,在學校的時候是個過于熱心的人,在日本這樣的社會,在職場上做出超出常理的太多舉動,自然會遭受人的非議,畢竟是個練空氣都要讀的國家,給我的初感覺是個很溫和的人,兼顧責任心的同時也确實是熱愛小朋友,這也是他失去工作後,又從事直播教學,又試圖免費開補習班,最後在小學就職失敗後去了幼兒園工作。有些評論讨論說是三田誘使山田先生不斷的去給小朋友們做補習,哪怕他其實不受歡迎,包括送的信也是假的,小朋友們的期許也是假的,那麼小朋友的采訪總是真的,他去幼兒園任職也是真的,無論别人如何誘導他,至少在他死之前對孩子的心是好的,是友善的,哪怕為此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庭。
至于山田先生的死,我的看法是或許因為他的形象或者他的其他原因導緻他将要失去幼保員的這份工作,所以才選擇自殺,不過說實話,我能夠相信山田先生的死是有隐情的,但我不太相信最後一段是山田先生在孩子面前自殺,不過目前主流都是說山田最後在孩子面前上吊,最後的視頻有剪輯,進屋的時候拿着繩子等等,就目前的表現來說,都不足以實錘,我也會期待更讓人信服的答案。
三田愛子
三田這位導演想要拍攝自己想要的效果,拍攝山田先生的情況是一部分真實的,一部分利益驅使的想要繼續,可以肯定她不是一位純粹的記錄者,開追悼會這裡就已經明顯感受到她的野性,追悼會到場的是山田曾經的同事和唯一的朋友,卻不是他的家人,這場追悼會到反而像是一場刻奇(Kitsch),通過虛假的自我感動讓其他人産生同樣的感動,再過去這種行為是一種沒有意義的自我愚弄,可現在是自媒體的時代,所以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更好的流量。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一部,也是三田導演的作品,評論區大多都對這位導演口誅筆伐,主流觀點認為她誘導了山田先生的自殺,甚至是吃人血饅頭,我的看法比較純粹就是一個普通的流量導演,她深谙如何獲得關注和流量,與其說她在誘導山田先生去做什麼,不如考慮她在誘導我們去如何思考,我們所有的感知和答案,都是從她這第二部記錄片裡透露出來的,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把真正的導演演出等人都放在了本來未公開的第二集追悼會後?有沒有可能我們對裡面所有人的認知可能一開始就是歪的,那我們對導演的惡意又來源于何處?她難道不知道這樣描述會把自己立于什麼樣的位置上嗎?事到如今也不會有答案了。
第三部與之前兩部的比較,相較之下我認為沒有恐怖的鏡頭,完全沒有,這一部也沒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完全就是一個小人物的喜悲,可就是很簡單的一部片子,三田很成功的讓評論區疑窦叢生,大家都開始紛紛懷疑劇中的每一個人,現今的時代,讨論就有熱度,黑紅也是紅。
最後感謝水清而深的翻譯,感謝楓影FY7的片源,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我還期待着第三部給我前兩部的影評打臉呢,沒想到又給我苟了一集,那麼就在可能出現的第四部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