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劇透,随意酌情食用。

說實話這是本屆在first頭一次光在放映中就有三四次鼓掌的片子,同為創作者本來應該文人相輕的。但我還是給了五星,不為别的,就是提氣,為野生,也為草根,為預算,也為先鋒,提了一大口氣。小鎮是個好地方,甩籽後順流而下但幹涸在途中也未出鏡的魚,如同城市化浪潮中回流的青壯年,猶有雄心,但卻是和那根“二弟”一樣的處境。中年男人的悶騷,欲望始終在片中勾連。一如片名《釣魚》,不過導演這整的是直勾。返場談和映後導演有聊到說解讀的空間這一塊兒,簡單來說就是我拍了,你看了,你懂了,有自己的理解就很好。

沒睡醒的構圖
随意的占位
灰突突的畫面
粗吧垃圾的畫質
稀裡糊塗的焦點
要不全身不帶腳,要不半身還卡頭
2萬投資都拖後腿的DP
(以上自構圖開始的評價摘自《釣魚》DP本人)

有和他聊過思路這一塊,他的有句話很到位。

“就像我在雕刻一件作品選品質時,我完全可以做到讓它的質地是大理石,也可以是玉石,或者幹脆就是更炫目的鑽石,但我就是要讓它(攝影層面)是個塑料甚至于是河邊随手捧起的一捧泥,我得要讓它配上這個片子的氣質”。

在我看來天,地,人不論好壞的條件和各種的機緣巧合,反而更進一步促成了片子的整體觀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辦法,“野”也得有“野”的思考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