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将至》是一部小衆劇情片,在第6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獲得“費穆榮譽最佳影片”“迷影選擇榮譽”“桐葉榮譽”三項獎。我一向對這類獲獎類小衆作品不感興趣,但是覺得片名有點兒意思就特地刷了一下。

該片是一個北漂青年梁哲回老家奔喪旅途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故鄉人的公路故事。舒緩的鏡頭下,故事徐徐展開。主人公在中巴車上遇到了熟悉的長輩,搭讪了一個不會有任何結果的甜妹,意外收留了一隻流浪小奶狗,下車之後又因為搭車巧遇路怒狂的長途卡車哥們,後來又在灰撲撲的小鎮上見到了理發的離異帶孩初戀......最後在夜幕降臨時,他來到了爺爺的墳前。

故事的時間維度是一個落魄回鄉的小鎮青年一天時間,這一天的事情又似乎是他半生又或者是一生的鏡面。

影片鏡頭非常樸素,故事也很自然算是接一方地氣,展現了一個小鎮青年的人生困頓時刻,總體來講是一部不錯的小衆影片。

影片不算長,但每個鏡頭都有特殊的寓意,情節非常細膩,演員表演自然,每個角色或者情節都在刻畫着時代的影子。故事貼近現實,又超越現實,稍稍咂摸一下就得其中意味。我僅擇取一個算命人和一隻小奶狗來探讨一二。


陌生又熟悉的故鄉及人:算命的瞎子  

人人都是阿Q,隻是我們可以不承認。

影片鏡頭一開始就拉觀衆進入了蕭條西北小城的冬色景緻,似乎光怪陸離的大城市隻活在故鄉人的想象中。這裡隻有枯黃的野草、陰暗的天空和灰撲撲的面孔,這些暗淡的景象與這個光鮮亮麗的時代相去甚遠,有一種強烈的時空割裂感。

這種割裂感體現到人身上,就是梁哲身份和精神上的割裂。一個來自西北偏遠小鎮的城市打工人。當初,小鎮做題家們卷破頭的目的就是離開貧窮落後的故鄉,夢想到大城市中有個體面的工作,買一個合适的房子,成個城市的家,然後變成真正的城裡人。一些人成功了,一些人失敗了回歸故鄉,一些人失敗了卻還要在城鄉之間往返。本片中的主人公梁哲就是最後一種人。梁哲們帶着無限的希望和青春離開了故鄉,一别經年,歸來已不是少年,與故鄉難以融合,與城市也相去甚遠,精神上回不去也回不來。

梁哲途中到了一個寺廟,遇到了一個算命的瞎子。這場算命的戲很有意思,梁哲讓瞎子算事業和婚姻,瞎子非常笃定他的事業在北方,比如北京或者内蒙古,而他的婚姻在本地。梁哲付了50元錢之後,還要去研究一下瞎子是否是真的瞎。其實,瞎子真不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說出了梁哲的心聲。

這場戲其實是我們大多數人在迷茫時的自欺欺人,明知道是假的,卻依然要去賭一賭。隻要還有選擇,就去試一試,萬一成功了呢。就像在中巴車上,明知道衣着光鮮的美女與自己無緣,梁哲也依然去撩一撩,最後隻能看着女孩下車後做着豪車離開,而手機上新加的微信将來肯定是個毫無互動的空号。但那又怎樣,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希望和夢想離去的時候,生活的很多時候其實是尴尬無奈居多,自嘲着自嘲着也就習慣了。人人都是阿Q,隻是我們可以不承認。


...


故鄉的小狗 從外面流浪回來的落魄狗  消失的他

我很喜歡影片中那隻因一場意外出場的小奶狗。梁哲的首段旅程是在中巴車上,話痨司機差點兒因為一隻小奶狗出了車禍。司機将小奶狗帶上了車,然後開始給相熟的乘客推銷小狗,可惜沒人認領。梁哲為了讨好漂亮女孩把小奶狗拿了過來。女孩中途下車,上了一輛豪車,留下尴尬的單身狗和小奶狗。梁哲用自己的布包裝住了小狗,兩隻“狗”相依為命。不過,相比梁哲這隻灰頭土臉的落魄狗,小奶狗單純可愛而且特别乖,它大概把梁哲當做爸爸。小狗找到了爸爸就是找到了家,它的“家”是爸爸的一隻棉布袋。

梁哲這個從外面回來的男人其實就像一隻外出闖蕩地盤的狗,一身疲憊回到家鄉。當年,他也像小奶狗一樣剛會走就敢上大馬路“攔車”,每一個帶有善意的司機都是他的貴人。他走過了太多的路,單純的勇敢慢慢消失了,他的疲憊沮喪讓他的命運往下走,同時他的貴人也越來越少。他早已不記得自己當初的摸樣,他隻能在車窗的影子裡看到倦怠沮喪的自己。

梁哲雖然來自這一方熟悉的水土,可是精神上他自認為早已是一個城市人,他在這裡找不到認同感。故鄉人羨慕大城市的風光,對他的工作他的經曆很好奇。可是梁哲卻無法說出太多有底氣的話。而這隻突然而至的小奶狗給了梁哲一些原生勇氣。小狗成了他回到家這段路程上唯一的陪伴和支撐。

一人一狗重新上路,蹭了發小的車,去了初戀的店,然後坐上了回家的小面包。路可能算起來并不遠,可是每一段路對梁哲來說都無比漫長。他們都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梁哲沒有心安處,所以他沒有故鄉。

最後,梁哲來到奶奶的墳前,他燒完紙之後,小奶狗不見了。他到處尋找,卻遍尋不到,隻有那熟悉的叫聲回蕩在原野之上。那消失不見的幼小身影就如同當年那個年少的他,初見世間,一切美好,充滿未知。多年以後,歸來不再是少年,隻有一顆略帶滄桑又落魄的靈魂,獨自在故鄉的山野中尋找那個消失的他。

夜幕将至,一團篝火是唯一的亮光。梁哲開始挖坑,我們看不到挖墳人,隻有漫天的土飄揚在空中。有人說他在挖墳,埋葬自己。我覺得這是他在尋找故鄉的根,尋找自己心底的根,他在試圖接通故鄉的地氣。


看完影片之後,我又刷了些影評,總體感覺就是雖然中國電影走上了新台階,可是一些所謂的專業影評人還在舊社會“挖墳”。

作品隻能是作品,但影評不應該隻是影評

他“死了”,最終也沒“複活”。-《中國青年報》評

這句話出自《中國青年報》影評,不得不說文章确實有文化有水準,但是其中的觀點,我個人不認同。

本片是訴說了一個回不去的故事,也展現了一些人生暗淡面,是導演對個體人生的一種影像化反饋。作品是導演的藝術,無論主題晦暗還是明亮都是他的一種自我表達。因此,作品隻能是作品,隻是導演編劇演員的既定完成品,但影評不應該隻是影評,尤其作為大的專業機構不必過分解讀或者歌頌灰暗面。畢竟現在不是舊社會,目前所有的作家、新聞人以及所謂的哲學家也超越不了魯迅,所以不必拿魯迅式的字眼來過度解讀當下普通人的困頓。

主人公,他“死”了嗎?他當然沒有死,又不是薛定谔的貓。他是一個人,是一個軀體活着思想找不到根漂泊的人。但是他确确實實沒死,而是在完成一件事:回家奔喪。對梁哲們唏噓的那些人,比如作家影評人或者教授,他們都不是普通人,也不必以高高在上的視角過度解讀一個普通人的命運。

有些影評人似乎格外喜歡挖黑暗面,似乎沒有黑暗面就寫不了東西。當然,因為那些奇怪的國際定律一直存在,似乎隻要展現中國灰暗面的電影都可以拿獎。所以,有些人生活在另外一個時代,他們不相信美好,或者說他們不想看到普通人的美好。而那些認真生活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并不需要憐憫,這是對他們的侮辱。

在一些評論人的筆下經常偷換概念,似乎這類影片的主人公們還活在舊時代,物質匮乏,精神上麻木不仁。而現實是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裡,活着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特别艱難的事情,不要動不動拿一種裝相的憐憫來挖苦普通人,仿佛挖出痛苦就是共鳴窮人了。高高在上的人永遠都無法共鳴普通人或者窮人,如果可以共鳴,那也隻是他們出于某種需要罷了。

主人公梁哲是不是吃不上飯?是不是活得相當困難?是走投無路還是陷入死境?當然不是,主人公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他隻是無法走出自己的思想體系而已。主人公不是為了活着而迷茫,而是為了活得更好而找不到途徑,這是大多人的困頓,也是人長大之後大多數時候的迷茫。一生居住在山中的老人,并不比生活富有有房有車的城市人差什麼,他踏踏實實活一輩子,甚至能活到90歲到100歲。相比之下,城市人可能一生欲壑難填,永遠在追求欲望。你缺什麼取決于你的欲望,而不是你擁有的。你幸不幸福也不取決于你擁有什麼,而是你缺什麼。

人總有不體面的時候,也許一個人終其一生也到不了體面人的層次。誠然,在這個競争日趨激烈的時代,活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千千萬萬的他們仍然努力地活着,即使不如意。這是普通人的閃光之處。

鄉村有鄉村的各種不好,城市也有城市的困頓。從農村到城市打拼的人更有各種割裂感,但通常這種割裂感在第二三代人會消失。想活出自己的人生,确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們才佩服那些跨越生活的山海不服輸不談結局的生活勇者。

影片确實反映了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城鄉割裂現象。快速發展的城市将那些偏遠的山區遠遠抛在了曆史的塵埃中,讓很多人無所适從,讓很多東西一去不複返。就如同那個少年的梁哲從城市歸來後,将原來的那個自己丢了。但是,這也隻是一部分人的人生,在任何社會中都有生活不好的人,不必苛求這一個時代。

人隻要活着,就有可能改變,随時都有可能遇到改變自己的機會。鄉村到城市的流浪人,總有一天找到生活的根。也許明天梁哲們就能在故鄉栽上新的根。

藝術來源于生活,應該高于生活。同樣,影評來源于影片,應該亮于影片。文藝作品刻畫人挖掘社會話題,是有社會價值和人性價值的,同樣衍生的專業文藝作品也有使命引領美的東西和暖的存在。很多刻意挖掘陰暗面的作品隻做到了前者,而忘記了後者。

我想,影片和影評的關系應該是:影片給了影評黑色的眼睛用它來尋找光明和溫暖。

最後,

隻有不想回家的人,

沒有回不去的故鄉。


在外面的闖蕩的你,

灰暗了,就去追逐光!

彷徨了,就立個目标!

加油!所有努力奮鬥的普通人!

人世間因千萬種色彩而美好,生活因平凡的你們熠熠閃光!


--時與貓璞觀影小字--

配樂:Dancing Under the 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