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尋找一個成功的現代悲劇作品,用來驗證一下流傳至今的亞裡士多德的古希臘悲劇理論。豆瓣高分劇集《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新鮮出爐,每周一更新兩集。太不過瘾。偶然發現收藏的豆瓣高分電影裡的2012年國産電影《萬箭穿心》,居然是根據作家方方的小說改編,女主角是演技派美女顔丙燕,這些都是我喜歡的人,然後一頭紮了進去,結果發現正是我苦苦尋找的現代悲劇。

柏拉圖開啟的藝術“摹仿論”作為西方詩學和美學理論的重要基石被繼承至今,從“摹仿自然(外物)”到“摹仿生活(人生)”再到“摹仿現實(社會)”,從寫實主義到古典主義以及從浪漫主義再到批判現實主義,曆經兩千餘年的流變。他的學生亞裡士多德認為,戲劇是對現實行為的摹仿,悲劇是摹仿比我們好的人,喜劇是摹仿不如我們的人。而悲劇是能引發恐懼和憐憫的情節塑造。首先,悲劇不應表現好人由順達之境轉入敗逆之境,因為這不能引發恐懼和憐憫,反而讓人反感;其次,不應表現壞人由敗逆之境轉入順達之境,因為這與悲劇精神背道而馳;再者,不應表現極惡的人由順達之境轉入敗逆之境,此種安排容易引起同情,卻不能引發憐憫或恐懼,因為憐憫的對象是遭受了不該遭受之不幸的人,而恐懼的産生是因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另外介于上述兩種人之間還有一種人,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們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為本身的罪惡或邪惡,而是因為犯了某種錯誤。

電影《萬箭穿心》非常符合上述的古典悲劇理論。這是普通人的錯誤的婚姻造成的一個悲劇,女主角漂亮勤勞,但個性粗俗,沒文化,在漢正街打工賣襪子;丈夫在工廠做管理,性格儒雅,有些木讷。搬到新家後,妻子感覺諸事不順。丈夫面對妻子慣性的呵斥壓抑到極限,積怨之下提出離婚,同時遇到單位性格溫柔的女同事,發生了外遇,這是情節的一次突轉。但他們第一次開房時,就被跟蹤的妻子發現,沖動之下報警抓嫖,這是情節的第二次突轉,結果因為影響惡劣倆人都丢了工作,丈夫先是被降級到車間,接着下崗,妻子起初忍痛做出包容丈夫的樣子,企圖挽回婚姻,卻在日常生活中忍不住冷嘲熱諷,婚姻又迅速恢複常态。在發覺是妻子打的報警電話後,丈夫跳橋自殺,又一次突轉。接下的十年她賣苦力養家,兒子對她非常疏離,認為是母親的錯誤造成了父親的死,并且在調查之後驗證了事實,終于在18歲高考金榜題名時宣布斷絕母子關系,又一次情節突轉。

亞裡士多德的悲劇理論裡,把矛盾沖突分為三種關系:親人之間、仇敵之間以及非親非仇者之間。而隻有第一種關系會使人産生恐懼和憐憫之情。影片裡也是第一種關系,即夫妻之間和母子之間的沖突引發的情節塑造。

結局是女主角把丈夫生前分的房子過戶給兒子後,搬離了房子,出門時有車接應,是那個出獄不久的粗鄙男人,對她有情有義,這才是正确的配搭。這一切被不遠處的兒子看在眼裡。

萬箭穿心是一個風水局,大概意思就是房子周圍有多條車行道經過,對居住者有沖煞。但其實人本身才是風水。

PS:方方老師早年的一個作品被收入新編大學教材,我就說嘛,這世界總會有好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