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到,
———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人閑桂花落(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88789/

成瘾行為,背後都往往隐藏着壓力與匮乏。
成瘾行為的核心,是痛苦與創傷。
而成瘾的途徑,是習得性的長期逃離痛苦麻痹情緒的途徑。

第1集,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鑰匙,能解開後面每一集的鎖。
第1集中,琴葉人格面具就碎了一地。
———

第1集第二場戲

場景:小愛的家中

...
第一個鏡頭,人物面部特寫

第一個鏡頭,人物面部特寫,交待情緒:一臉魂不守舍,既焦慮又矛盾的表情。完全是内心戲。

...

通過鏡頭前後景,我們看到另一個人放好靠背墊,走過來,然後前景湊近女主小愛,近到幾乎快要臉貼臉,在問“在想事情嗎?”

小愛這才從自己的内心世界醒過來。吓了一跳。

...
第二個鏡頭:全景鏡頭,交待環境和空間

全景鏡頭,交待環境,空間,色調。
畫面整體是傾斜的,空間産生畸變,色調偏暗大面積陰影,襯托的是女主的心裡非常慌張和害怕。

我們終于看清,原來小愛一直在慌張的疊衣服,卻怎麼也疊不好。小愛面對着陰影空間,自閉的不行。

...
小愛面對着傾斜、畸變、陰影的空間,表現某種壓力與自閉。

或許,剛剛小愛在糾結為什麼自己要把一個陌生人帶回家?
或許,現在既不知道怎麼和陌生人說話來打破僵局,也不知道要怎麼告訴對方家裡沒有給客人備用的被褥,讓對方不介意和自己擠一擠。

小愛花了35秒,似乎一直在做心理建設,在手足無措中,率先問起對方的名字。

...

此刻,我們不妨先反問一下自己,

1.對于素不相識,萍水相逢,僅僅出于好意幫助的陌生人,我們會在意對方叫什麼名字嗎?

2.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想問一個陌生人的名字?


隻有在當我們對一個人感興趣,想了解更多,想建立鍊接,建立稍微更深遠的關系時,才會想問對方的名字吧?進而想了解對方吧?


反觀第1集突然發現,小愛在問名字這一刻,冥冥之中在她的心中似乎已經有了對面這個陌生女孩,在自己未來生命中的位置。

名字,或許就是證據。

...

問完名字,回答的壓力給到對方。
鏡頭再次越軸,前虛後實,小愛大面積虛化成為陰影,籠罩着後景,這句話似乎成了琴葉的陰影。

小愛趕緊找補一句,“我不能收留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住自己家。”

反觀琴葉,進陌生人的家後态度倒是很坦然,一臉不在乎,不客氣的洗澡、坐下、要吹風機,好像住在自己朋友家似的。
琴葉笑着回答,“正常人都不會讓進家門吧。”

琴葉這句話,

一來,自嘲自己本就是不速之客,

二來,明貶暗褒。看似貶低小愛不是個正常人,實際上暗自褒獎小愛,她不是一個冷漠的人,是一個願意收留和幫助别人的善良人。

(日本社會氛圍似乎人與人之間邊界非常清晰,約束自我盡量不去幹擾别人,不給别人添麻煩,但随之而來的負面就是人與人之間容易冷漠,莫不關己,絕不插手。)

這時,小愛松了口氣。
或許覺得對方邏輯清晰,沒那麼焦慮了。


不速之客琴葉,不僅沒有回答自己的名字,反倒是反客為主,問起小愛的名字。

...

這裡一問一答,仿佛是老師在問學生,學生在一字一句的認真解答。誰是主動,誰是被動,誰的心裡地位高,誰的心裡地位低,此處一目了然。

在小愛說完且拼寫完自己的名字,琴葉的對白“真是個好名字,被深深愛着的名字。”

...
...

小愛的名字,讓琴葉若有所思,似乎喚起了很大的陰影。


接下來,是一個非常具有沖擊力的鏡頭!
令我直到第一集結尾都還在困惑的鏡頭!

...
特寫鏡頭,神情渙散,若有所思
...
整個人臉沖出了畫框
...
特寫鏡頭,人臉超過畫面3/4

這個突如其來的大特寫鏡頭,鏡頭運動伴随着人物運動,人臉首先沖出了畫框,然後落幅固定在占據3/4面積的特大人臉。

在短短的幾個中景鏡頭,前虛後實的越軸操作和對話中,這個鏡頭仿佛一記重拳,給我視覺上産生巨大的沖擊感和恐懼感。

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個鏡頭,從第一集開始到第五集,我記住到現在。

這個不明所以的鏡頭。

這個突如其來的鏡頭。

背後,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

一個名字讓琴葉無地自容?

一個被愛的名字讓琴葉倍感受傷?

一個被深愛着的名字讓琴葉充滿了羨慕與嫉妒?

産生如此大的沖擊嗎?
琴葉的真名,是多麼不被人愛???
琴葉的家人,是多麼的不愛她???
不愛到令人恐懼和發指???

我開始不敢想象。

...

小愛,并不清楚琴葉内心的觸動。

而是投射出一個感覺:對方喜歡自己的名字,就好像喜歡了自己一樣。帶着幾分暗自竊喜,但又不好意思,吐槽對方“愛親”這個稱呼的品味。

小愛的心裡距離拉近了一些。

終于在小愛一再追問名字的情況下,兩人進入雙人對話的正常鏡頭:兩人視線的軸線終于交彙一緻了。

...

似乎在日本跪着與對方談話,是表示尊重對方。

...
中特寫鏡頭,若有所思的眼神。

琴葉自稱:山魯佐德。
同時,背景音樂淡入一曲略帶悲傷的旋律。這個旋律将在後面幾集反複出現。

———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人閑桂花落(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78339/

琴葉在小愛家第一晚,自稱山魯佐德,小愛不相信,琴葉也用了同樣的方式反問,“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我的名字是假的?”

小愛,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但是這就是不需要證據去證明的。

琴葉這句話隻是逃避告知真名的推脫,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暗自引領小愛想通,一年前自己怎麼樣也想不通的死胡同:

有些事情其實不需要刻意去證明。

———

...
人臉再次沖出畫框

似乎是在逃避某種情緒,所以不在乎别人怎樣看待。
而,小愛則是因為自己告知對方真實姓名,而對方卻故意隐瞞,但又沒辦法證明對方說的假話,而略不爽。于是,小愛擅自給琴葉起了個稱呼。

...
...
...

琴葉開始吐槽小愛起名的品味。
小愛反駁琴葉“啰嗦”。

哪怕被起了一個品味糟糕的名字,但也說明,琴葉在小愛心中是被重視的,被在意的,是可以被尊敬的、被稱呼的人。自己不是毫無存在感,毫無意義和價值的人。

或許,琴葉和小愛就是這麼拉近彼此的距離的吧。

相互吐槽,說明彼此内心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山魯佐德的名字雖然是假的,但是表達和态度還是真實和直接的。

或許兩人都覺得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是相對安全的,平等的,被尊重的,真實的。可以相互吐槽的。



似乎日本社會文化裡人與人之間邊界清晰到,都盡量保持客氣與禮貌,在意對方的感受和看法。可能得是非常熟的朋友,才可能會相互吐槽吵嘴,當然也可能都不會。

—————
這一點,我們來看小愛和朋友的互動片段。

第1集 小愛和朋友一起上選修課

本來小愛是吐槽山魯佐德,被朋友以為是吐槽請古典文學的選課,但小愛果斷認慫認錯。

...
...
...

小愛沒有和朋友分享吐槽的原因,昨晚的事情。邊界感似乎在這裡,私人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知道。


第2集中,
小愛咨詢朋友“正常交往是什麼意思?”
朋友問,“你有戀人了啊?”

朋友不會過多詢問,是誰,發生了什麼,隻是在小愛咨詢的時候适時解答。分寸感和邊界感極強。

在第4集中,小愛本來約好和朋友做報告,結果去查琴葉名字的線索。

小愛直接主動認錯,朋友頓時接受,選擇原諒。不會吐槽和吵嘴。
————
所以哪怕是相識幾年的最好的兩位朋友,也不如,可以相互吐槽留宿一晚的神秘陌生女子,的心裡距離。



第1集第三場戲
場景:小愛的床上

琴葉人格面具碎落一地。

這裡不講鏡頭,通過對話和演員表演,直接進入主題。

半夜,琴葉習慣性的“報恩”(侵犯)小愛。

後來我突然想起來,日本有一種叫做援交(援助交際)的風氣。就是經濟條件不好的女生和有錢的男士吃飯約會,有的隻是陪聊天約會,有的是肉體上的交易。

而這裡,琴葉可能就是以一種援交的方式,來所謂“報答”那些曾經借她留宿的人。

...

但,吾輩道德楷模小愛是個君子,哈哈哈哈,借你留宿怎能收錢,自然身子也不能收!克制性欲,去玩兒隻狼!玩笑話


後面我們發現,琴葉有着是成瘾性行為的。男女都陪睡過。

這裡的對話“警方不受理”,應該隐含着曾經琴葉的經驗之談。

而小愛說到,“這是無關性别,隻要有一方不同意,就是十足的犯罪。”

這一句,似乎當頭一棒,震懾住了琴葉,心理防線瞬間崩塌。

這時,小愛反客為主,一把撲倒琴葉,“翻身農奴把歌唱”。

但是,瞬間,琴葉的表情就不對了。

演員把一種習得性無助的絕望感,表演的淋漓盡緻,撲面而來。

眼角開始有淚痕,手指不安的抓着被子,似乎是曾經被人這樣侵犯過的心理創傷再現反應。

...

那麼什麼都不在乎,而且喜歡戲谑人的琴葉,表現出這樣的絕望,看着還是挺可憐的。

每個人都有心理創傷,但是心理創傷的再現嚴重程度不同。這種就是所謂的“僵住型”。分為攻擊型、逃跑型、僵住型。僵住型屬于已經沒有任何能量,無助絕望隻能任人擺布。

似乎是曾經經曆過對方生氣,她會被趕去睡大街,無家可歸。

但是小愛既沒有趕走她,也沒有接受她的肉償報恩。

————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人閑桂花落(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78339/

“自己絕不是什麼好人,隻是肮髒狡猾的人。”
所有的救助幫助他人的行為,隻是沒有任何計較的想要去做,隻是不會後悔,良心舒服一點。這跟對方是誰,沒有關系,這跟件事大小,沒有關系。

所以,即便是車禍現場救助他人,本質到底是自己救助了他人,還是他人滿足了自己呢?

幫助方和被幫助方,雙方本質是平等的。
拯救者與被拯救者,是一體兩面。

如果幫助需要計算利益,需要衡量值不值得,需要對方的價值回報,那就不是幫助,而是一筆交易。

這或許就是外界看似是正人君子的小愛,但她覺得自己不是什麼“好”人。就好像蘇格拉底,說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對世界一無所知。

小愛對自己有極高甚至苛刻的道德要求,因為道德的存在隻是用來約束自己。

————

小愛當然是喜歡琴葉才伸手相助,但她也确實是一個善良的溫柔的好人。

如果說,琴葉這個表現真的是過去經驗的習得性無助,和僵住型反應。

那麼小愛這次重新給了她一次認識到自己心理創傷的機會,而且給小愛提供一次嶄新的創傷應對和處理方式。

小愛,是包容的,是接納的,是有原則的。

在小愛這裡,

哪怕是深夜,

哪怕是人性最具幽暗面(同時最愛與溫柔面)的性行為,

琴葉也是足夠安全的。不必害怕的。


———-
第一集「戀人的證明」

戀人的前提是,

對方本質是一個品行端正的真誠的好人。

如果對方對你可以見色忘義,其就能在别人那裡同樣見色忘義品行不端。

在她的心中,你是被重視的,被在意的,是可以被尊敬的,你的存在便是意義和價值。

兩人都可以在關系中,感到相對安全、平等、被尊重。

這樣的戀人,在一起什麼都不做。

但是在心裡,就已經可以成為戀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