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幽默但深刻的諷刺,我其實對男主角家庭的那一條故事線更有興趣和共鳴。一個和家庭連接不多,和父母兄弟姐妹都有一定隔閡距離的人回到家庭後不停地問着:為什麼這些事你們都知道,而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簡直是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男主角渴望成為一個不那麼黑人的黑人,對黑人的過去對自己的過去,他下意識的想遠離,于是一人來到加州,成為家人眼裡的城市人。導演很巧妙的用男主的故事提醒觀衆,不要太遠離和回避本屬于自己的東西,即便是不那麼可愛,不那麼盡善盡美的一面,那仍舊是我們自己。“罪大惡極的人也仍有一定的價值”,呈現真實的自己,讓别人能夠愛你。男主對自身過去的連接與尋回似乎也在提醒着黑人兄弟們,擁有新的未來的同時不要忘記曾經曆過的屬于黑人曆史的一切。我喜歡電影裡男主寫小說時小說裡的人物實體化出來和男主互動的設計和結尾處男主和電影導演商量電影該怎麼結局的情節,非常的“小說”,也非常的“電影”。

電影很深刻的一面也在于點出了黑人作家寫作面臨的關鍵問題其實在于面向的市場是白人。迎合市場才能成為暢銷書,不迎合市場卻連“文學”都不算。片中男主和黑人女作家交談的場景也引發關于黑人内部面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觀點。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看着男主總會讓我想起我自己。一個喜歡和習慣和過去斬斷連接的人。而現在我相信,和過去連接,會讓我更加完整,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