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院成為新學校
寫在前面
終于解封,我撒丫子就往電影院跑。可悲的是,唯一想看的紀錄片排片少得可憐,為了度過漫長的下午茶時光,我萬般無奈,權衡了一下愛情片還是主旋律。好吧,還是來掃黑吧。
買票之前,媽媽轉發了這部電影的海報給我。說讓我去試試毒,先看這個。我查了查,是香港導演林德祿的片子。我沒記錯的話,他是反貪專業戶。讓他拍大陸掃黑除惡行動,語言是一個問題,情節本土化是另一個問題。
果不其然,硬傷問題很大,而小問題不斷。
首先是劇情,雖然說一鍋冷飯能炒出什麼花頭呢。但是也許我們能不能換個切入點,換個人物形象呢。臉譜化的人物,壞人寫在臉上。司空見慣的劇情,莫名其妙的感情。而真正奇怪的是,這部闆正的電影放映過程中,不時傳來觀衆的爆笑、憨笑和嘲笑。也許讓他們再選一次,絕大多數情侶會去看愛情片,絕大多數老年人會去刷抖音短劇。先抛開視聽語言,這也許對這部影片來說太苛刻了。那換個角度來說,電影首先不是讓觀衆理解嗎。支離破碎的劇情,拼拼湊湊一個質感不及網劇的電影。99分鐘給觀衆上了一課,但也許有人覺得劃算,因為這看起來像五十六集連續劇的合集。
同樣的,全片質感粗糙。沒有一個人的話對的上嘴型,有一刹那我感覺自己在看譯制片,可台詞铮铮鐵骨地訴說着中國力量。技術層面,也誇張地出現了跳幀和卡頓的情況。我感到觸目驚心和心驚肉跳,這感覺好像回到了校園,在導師的責罵下觀看師哥師姐失敗的畢設短片。
我總感覺,大衆審美在提升,而中國電影在倒退。也許是大環境導緻的,電影院已經成為了新學校。主旋律成為了我們的類型片和特色片。電影工業也衍生出新的公式:一流的演員+二流的制作+三流的劇本。看電影成為了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我們要傳遞正常的價值觀,但我們一定要舍棄視聽藝術嗎。相比同類題材,掃黑有很不錯的電視劇《掃黑風暴》,有還可以的電影《掃黑·決戰》。我想,藝術作品可以成為載體,也可以成為内容。如果隻是片面地輸出,我們完全沒必要去電影院。這樣的短片,大學思政老師和軍事理論老師硬盤裡滿滿當當。
看電影前,我瞄了眼我相冊存的電影票根。在杭州,我可以狂妄地看一天電影。而從前的我們,會糾結好片子看不過來。現在的我們,隻會糾結哪一部不那麼爛一點。票價高了,技術發達了。可是那份被藝術震懾,被聲畫洗禮的感受再也無處可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