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雷點的電影,完全不會膈應人的電影,從來沒看到過的令人「舒心」的電影,立意、劇情、演技、畫面全部在線的電影。起初以為電影想表達的是如何治愈創傷,但看完全片,你會發現創傷是不可能治愈的,也不應該要求創傷被治愈。就算這一次的傷口愈合了,受傷這一事件不可能被消除,下一個創傷也會到來。那麼剩下的就是如何面對創傷和如何帶着創傷走下去,可能的解決辦法是:不要責備自己并且直面創傷。
在劇情設計上,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話片子還是拍出了理想化的現實,青蚵嫂和陳淑楠從心知肚明的污蔑到直面真相的悔悟的轉變真的會在現實中發生嗎?如果現實沒那麼如人意,影片可能會引導人們去思考促成這種轉變的契機是什麼,是否有可能制造類似的契機。
劇情裡有一個讓人很有爽感的點是在青蚵嫂的葬禮上沫沫和阿汐燒掉了遺像和戲服,盡管人已經死了,但這種象征性的毀滅行為是正義和真相來臨的符号,這大概是一種慰藉,和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同等的慰藉。
帶着創傷走下去是一個終身命題,一個人的應對力量有限,公權力的支持總有案件辦結的一天,社會專業力量的支持無法覆蓋長期的成本,電影給出了一個可能的方向——朋輩支持系統,如果有自發的松散的朋輩支持系統,或許可以緩解一些創傷帶來的痛苦和增加一些走下去的勇氣。那麼何種樣态的社會可以滋養或孕育出這樣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