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罪孽頑固,我們的後悔無力;我們想讓我們的忏悔獲得厚報,
我們快活地走回泥濘的小道,
以為廉價的眼淚會洗盡一切污迹。”
_《惡之花》波德萊爾

“我們到底誰才是庸才?”

這部片子兩級分化略微嚴重,讨厭的人可能讨厭的是片子從頭到尾讓人喘不過來氣的“喪系”,一部不園導的園導,又很金基德很古谷實(原作)也很寺山修司,真正意義的虛無主義者的狂歡,直接點燃我想作為一個cult電影編導的幻想。滿目瘡痍的災難背景下更深層的絕望,兩個破碎的原生家庭的父母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早點死去,甚至毀滅了男女主渴望“平凡”一生的夢想。

影片中後期提到了“無差别殺人”問題,無差别殺人的意思就是某些極端分子為了報複社會而上街随機挑選目标殺害,犯罪學者認為,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是年輕人,大多内心孤獨,和他人缺少溝通,一旦在情感或工作方面遭遇重大挫折,便會出現作案沖動。片中男主也一樣,但是當喪念爆發後殺害了惡毒的父親後,将各種顔料塗抹在臉上還抱着殺壞人的念頭想發洩欲望帶刀四處亂走如同行屍走肉般的男主馬上也要走上這條路時在公車上遇到另一起屠戮就屬于無差别殺人事件,間接激發了男主重新蘇醒的英雄主義,阻止了心中即将堕落的惡魔,成為了一個救人者。

在2008年6月,日本東京秋葉原發生兇案。一個叫加藤智大的男子,開車沖進行人專用道。撞倒、碾壓多名行人後,又下車用匕首攻擊無辜的路人。這就是無差别殺人的起源,甚至前一陣在奧運會期間,在行駛中的開往新宿的快速急性列車中,有一位不明男子,拿着尖刀對陌生乘客,展開了無差别砍殺事件。

...

包括前一陣“杭州敲門殺人事件”的傳言,在高犯罪率的國家,屢見不鮮,推理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交換殺人”詭計,這種詭計還很講究殺人動機,殺人目标,但是無差别殺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動機、沒有目标、不從中收益、強烈的報複社會傾向。犯罪兇手一旦脫逃,便很難找到。”犯罪地區很容易發生“群體性恐慌”,讓各路公安陷入倒懸之急。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比如前一陣爆火的台灣犯罪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以一起無差别殺人事件來拉開序幕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豆瓣評分9.5

再說下最近的藤本樹老師的短篇漫畫《lookback》與京都縱火案。

...
...
...
...

圖片是藤本樹的這段,漫迷很容易就看出來這部分劇情的原案矛頭直指“京都動畫縱火案”的犯人青葉真司,而青葉真司對待自己犯下的罪行也隻是用“他們抄襲了我的小說。”來做殺人動機,而漫畫中的犯人也用此當做籍口,直接殺害了一個未來的漫畫之星。然而經過警方調查,青葉真司從未發表過任何小說,而他的童年性格也與《庸才》中的男主角類似,家庭破碎導緻性格扭曲。

回來再談《庸才》,電影裡寫了無差别殺人,但是用一個性格更為扭曲的男主的實際行動來強烈的否定了這種行為,而不是加入到這個極端組織當中。“走着瞧吧!誰也改變不了我的未來!我永遠不會成為像你們一樣的人渣!我會成為優秀的人!”
在男主還錢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芸芸衆生怪相直接把電影藝術推向了超現實主義的隊列之中。

最後鏡頭轉向男女主沒有目标的奔跑,bgm響起。

“去自首吧,去贖罪,然後做你想做的事情可以嗎?但首先要拯救自己啊!”

“加油!為了平凡,也要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