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挂》影評解析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是由張藝謀導演1991年執導的電影。影片色彩以紅色為主,導演大量在影片中運用紅色,一為紅色燈籠本體,二為紅色意寵幸,三為加諸封建禁锢之意。影片的構圖十分規整,多以俯視角度拍攝,運用固定鏡頭的表現手法,将人們在高牆大院中的運動軌迹表現出來。表現了人們被禁锢在高牆大院之中,卻無力反抗,給人一種宿命感。
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主人公頌蓮本是大學生,但是家中突發變故,父親因生意破産而自殺,繼母給了頌蓮兩個選擇,一是去打工,二是去嫁人,頌蓮選擇嫁到有錢人家去做四姨太。
規矩掌握在掌權者的手中。
在這裡,陳老爺就是規矩。電影裡,陳老爺雖然從未露過正臉,卻給人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壓迫感。這部劇詳細地描寫了後院的嚴苛規矩。
每天傍晚,四位姨太太站在各自院門前,等着管家來點燈,管家把紅燈籠放在誰的院門前,老爺今晚便要在誰房裡留夜。這院的太太還能享受到老嬷嬷的錘腳服務。老爺認為,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腳,錘腳是為了晚上能夠更好的服侍自己。
第二天早上,陳老爺睡醒離開,下人會把燈滅掉,這就叫“滅燈。”
如果太太犯了錯誤,還會受到“封燈”的懲罰。
頌蓮假孕被拆穿後,說過一句話“點燈、滅燈、封燈,我都無所謂。我就是不明白,在這院裡,人算個什麼東西?像狗、像貓、像耗子,什麼都像,就是不像個人。”
是的,老爺沒有把這些女人當成人,隻是當成一件物品。需要的時候拿來使用,不需要的時候棄之如敝履。
陳家不止這些規矩,吃飯有規矩、處罰有規矩、懷孕有規矩……這些都是服務于掌權者的規矩。
最可怕的是,陳府院頂有個小屋,哪個女人犯了事,會被拉到小屋裡了絕。這裡也反映了當時法律的不健全,法律服務于掌權者。
我不由得想起魯迅的《狂人日記》,吃人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夥裡面,也會自吃。
陳家是那個吃人的大社會縮影,那個大社會如同妖怪一樣,大口吸食人們的心肝肺,大部分人被嚼碎吞進肚裡,幸運的是還有少部分人拿起武器,勇敢地對抗妖怪。
在我看來《大紅燈籠高高挂》并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悲劇,雖然三姨太被勒死于屋頂小屋,但是她勇于沖破世俗;頌蓮瘋了,重換學生裝,成為了陳院裡的一抹遊魂,警醒着這個院裡的每一個小妖怪。這兩個女人攪亂了陳府的嚴密的等級秩序。這些吃人的規矩終會被打破,也許沖破這些規矩的人就是五姨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