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都市愛情劇,大多是懸浮不接地氣的劇情,但這部劇也許是出自豆瓣,所以還是很戳大部分打工人的心理的。選的演員也很好,理查德和艾達、王律、劉美玲都挺令人印象深刻的,尤其是艾達和王律讓人眼前一亮,兩人臉上骨骼的線條都很明顯,很貼合工作上冷面能力強的形象,就喜歡這樣不讨好且能和男性在工作上抗衡的女性角色。 服化道也很不錯很有腔調,賞心悅目, 投行和律師每天這麼高強度的工作還能保持這麼精緻西裝革履,真的厲害。

氛圍感

劇裡的燈光都恰到好處,仔細看兩個主演也不是小年輕了,但劇裡的燈光都把兩人的五官和衣着襯得很有質感。白天的光也很有講究,有些太白的光打在女主臉上就看見了很多皮膚紋理,有些室外在傍晚時分柔和光下的鏡頭拍得就很有氛圍感。而且由于男女主工作都很忙,大多鏡頭都在辦公室,或者晚上相見,這種情況下他們之間很多互相拉扯、暧昧的劇情就顯得更有性張力了。

來回試探

這部劇對男女之間的試探、拉扯刻畫得是比較多,試探着說些暧昧的話,對方也試探回來,都不肯承認自己已經心動和愛上了對方,盡管回想起來有那麼多心動的時刻。想發微信,打開對話框打下一堆字,最後又删除了;約了對方兩次,對方都拒絕了,心裡也默默想着放棄主動邀約了;主動和對方說心動的時刻,但對方竟然說沒有對自己的心動時刻,這一刻心應該是受到傷害了吧……這部劇有很多女主的旁白,所以我相信有很多試探的心理活動描寫,這些在熒幕中是不好刻畫的。戀愛前的暧昧為什麼最好看,因為那時你喜歡對方,又不知道對方喜不喜歡自己,心裡會因為對方的一個舉動覺得對方對自己也有好感而開心,也會因為對方對其他人的暧昧舉動而覺得他不喜歡自己,這種上上下下的心理活動讓人的情緒也被牽動着,俗稱上頭。所以有些人會說判斷你是否喜歡上一個人,就看他能否牽動你的情緒,會引得情緒波動比較大,那麼你可能是陷入對他的感情裡了。

雙方同樣有很多和其他人暧昧的時刻,就這樣拉扯着直到第九集兩人才在一起,也就是說他們相互拉扯了八集。現實世界裡拉扯個三四回這段關系就到此為止了,沒有人在這種拉扯下能那麼有耐心和不自我懷疑,所以這也是這個劇吸引人的地方吧,很多人也希望在這些小心翼翼地試探下,最後能有人選擇自己,願意對自己打開心扉。 但這對于剛工作兩三年的人來說可能還會幻想下,工作五六年後基本已經放棄對愛情的幻想了,明白現實世界終究和影視劇不同,我們也終究是普通人。

男主

這部劇是唯一get到韓東君的一部,對他的印象大多是淩厲硬漢那一挂,這部劇反而拍出了溫柔、高智感的一面。劇裡的許子诠剛開始冷酷面無表情,為工作費心費力,越到後期這種精英感也在消逝,表情更豐富,尤其是靠在車上歪頭笑的那一幕,已然成為大衆的入坑畫面,堪稱演員的人生鏡頭了,提到許子诠就會想到這個畫面。而且由于他在劇裡的臉不是太瘦,兩腮有點肉肉的,所以看起來沒有那麼冷酷無情,和以往的角色更顯得反差了。臨時替換來救場的演員,反而成就了他一個在大衆心理有印象的角色,怎麼能不說上帝是個好編劇呢。

女主

很多人說她演的社畜味太重了,但我覺得她演的還是很接地氣的,工作中加班、疲憊,在大城市感覺渺小且會日常崩潰,都是打工人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和馬總說公司風險時擦嘴上牛奶印、餓急了吃飯往嘴裡塞,演得還是很流暢的。挺喜歡女主和妹妹在一起的劇情,女生有一個這樣可以随時分享的姐妹,而不是勾心鬥角,這也是在大城市單身工作者的慰藉吧。和男主的互相報團取暖,在大城市的萬家燈火裡,也終于有了一盞屬于他們的。

裝腔

這部劇的劇情很平,沒有高潮和跌宕起伏。職場上,男女主的工作上的問題不是特别複雜和吸引人,基本上出現一個問題、男女主發現有這個問題、問題結果馬上落地、獎或懲塵埃落定,而且感覺是為了推動女主成長才有的這些劇情,就像鄭律這個給女主一會罵她工作不認真、一會給她升職加薪的工具人一樣,這些劇情也很工具屬性。也許是為了突出“裝”這個主題, 除了女主之外的人物都也刻畫地挺真實的,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有些“裝”,也許是為了在人前更有勇氣和不自卑,也許是為了虛榮和面子,但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就這樣真真假假地活着又怎樣呢,也是一種真實。

導演說在劇裡埋了很多會引起大衆讨論的話題,可能是這樣造成了有些劇情感覺是在借角色之口說出這些能引起傳播的台詞,為了傳播和争議而說,沒有那麼自然。比如女主在車上說的燒倉房那一段,還有王律說的一些台詞,确實是很有道理,但這些金句就像《好東西》電影裡一樣,人物有些時候成了随時說金句的工具人,為了戳中大衆的心理引起讨論也是費盡心思了,不過肯為朕費心思就好啊,總比那些都不願費心思的劇好。

在剛剛轉涼的秋天看這樣一部劇,也挺溫暖的。

...
誰愛得深誰就輸了

...
其實不懂為什麼一定要用鋼筆寫在手上,特地開啟的第一次肢體接觸麼

...
這個很有啟發,經常看到小組裡問談戀愛是談什麼,也許就是一起面對各自生活中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