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了20分鐘啥都沒看明白,就着急來評論區找存在感的,真的替你們覺得可惜。不僅錯過了柳辛年面對妻兒平安的視頻通話,那種真實的心理防線崩潰的情緒沖擊。也錯過了謝小曼枕邊人就是間諜,性格從開朗到深沉的精神壓抑,還錯過了趙亞苧诠釋的人性棱鏡般人物塑造。
一、說真的,看到柳辛年破防的那一段,我真的是被他這種刻畫給震驚住了。如果換做普通的劇,在他去拿手機準備通風報信,随後被楊光抓個正着的時候,肯定就啥話都老實交代了,因為這已經沒法洗。但是柳不是這麼做的,他還一味的狡辯,無論楊光怎麼盤問,僥幸的心理還在作祟,這也正是他走上這個歪路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當他跟家裡人打完視頻電話之後的那種重生感,看的人自然能完全代入柳的視角,也知道了這一切背後的原因,不用喊口号,也沒有突發惡疾,更沒有聲嘶力竭。跟楊光慢慢說着是怎麼被桑德滲透,怎樣提供了核電所情報的全過程。整個情緒的遞進,真的看得太解壓了。壞人落網肯定是爽,但是因為人物的塑造成功,讓人對柳有一種莫名的憐憫感,他壞,但是壞得不徹底,他隻是太自私,自私到失去了底線。
間諜從來就不是電影裡面戴着禮帽的神秘人,而可能就是我們身邊正在被生活壓垮的普通人,是被誘惑到失去底線的父親、丈夫、同事、或者鄰居。
柳的整個堕落軌迹,就像是他說的那一句話一樣,“如果讓他再來一次,他還是會被滲透”,這句話就像是一記重錘,錘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上。一個事業有成的集團總裁,在桑德三年的溫水煮青蛙式示好後,因為妻兒被挾持,從而淪為洩露國家機密的罪人。
這一段我很有印象,彈幕裡有個人嘲諷說,這個劇情不合理,太假之類的。我想說,但凡翻開國家安全部公布的真實案例,有多少科研人員,公職人員因為子女留學、家人治病的問題,軟肋被境外勢力拿捏,從而成為跟柳一樣的罪犯。“老套”有時候,他是“真實”的近義詞。
二、謝小曼這個角色說實話,給我的感覺就沒有柳有着那麼大的沖擊力,但是她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類型。盧卡披着新銳作家的外衣遊走在情報戰場邊緣。他對謝小曼溫柔體貼的情話,轉身就變成刺向國安防線的利刃。
而這種披着這種“枕邊人即間諜”的設定,被不少觀衆吐槽“不切實際”,但現實遠比戲劇更荒誕。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個女科研人員,就是被境外安排的間諜,以“完美伴侶”的身份,通過三年的滲透,最終對我國這位科研人員進行策反,從而獲取我們的機密資料。
我們習慣了用上帝視角評判角色的選擇,卻忘了在真實生活裡,當披着溫情外衣的陷阱降臨,又有多少人能保持清醒?
三、趙亞苧的複雜形象更像是一面人性棱鏡,她折射出人性的灰度。她在利益與信仰間搖擺,這種不片面化的塑造被批“人設混亂”,可真實的間諜鬥争本就不存在絕對的對錯。那些抱怨“看不懂她立場”的觀衆,或許從未想過,現實中的間諜可能白天是合作方高管,夜晚就成為情報傳遞者——他們的身份切換,比電視劇裡更隐蔽,也更令人心驚。
與楊光互相滲透的過程中,她像是在暗中處處為楊光提供幫助,但是在詹姆斯的委派下,她像是一把尖刀,刀刀砍在國安防線最薄弱的地方。
她是成功的公關人,也是善解人意的女伴,更是完美的間諜。多重人格在她身上幾乎都發揮到了極緻,而且完美。
而即使是這樣完美的間諜,她也不是超級特工,這個劇最真實的點就在于這裡,打破了許多人的濾鏡。杜克、雪莉執行任務時用的滑翔傘潛入、監控幹擾,這些看似“不夠炫酷”的手段,恰恰是當代間諜活動的真實寫照。當觀衆用“沒有大場面”貶低這部劇時,何嘗不是在消解隐蔽戰線上無數普通人用智慧與勇氣鑄就的防線?
當我們嘲笑劇情“離譜”時,真正危險的,是對身邊潛在危機的麻木與輕視。畢竟,在看不見的戰場上,每一個普通人的選擇,都可能成為改變曆史的蝴蝶翅膀。
嘲笑劇情“離譜”時,真正危險正悄然接近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