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納的最吸引眼球的電影無疑是某種物質,也可以說是我這一年裡面看過最震撼的電影,看到最後我真的天靈蓋都要被沖飛了,所以我真的忍不住,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想和你們分享我眼中的這部電影的震撼之處。
在此之前,我非常建議您觀影後,再看這份影評,因為這份深度影評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劇透。
Ok,閑話少提,我們進入正片。
男凝與價值錨定
當我們穿過開頭有些讓你不明所以的畫面後,真正的理解到叙事的前進時,攝像機的鏡頭,緊身衣的海報,一些目的非常明确的鏡頭,閃光燈所照亮的區域,我們會得到一個很明确的感受,當今時代的男凝,之後很快,我們就進入了叙事的一個核心點,老闆和伊麗莎白的對話,其實之前,通過一些極具壓迫力的特寫鏡頭,到飯桌上,老闆在進食時的特寫,通過這些鏡頭語言,男性權力的壓迫直接被具象化了,此時,如果我們想要理解伊麗莎白,我們就必須在此刻停下,探讨一個話題,那就是人的價值皈依,顯然,對于伊麗莎白來說,作為一個長期暴露在鏡頭,也可以說他者凝視之下的女性,作為時代塑造的女性,她從小就被鼓勵認同這種男凝,在影片的最後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小女孩的鏡頭,也暗示了這一點,男凝就是她的全部,她需要在男性或者在社會層面認可她的美貌,她的身材,這種認同構成了他對她自己的價值錨定,而在此之外,她空無一物,這就是為什麼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拒絕退出舞台的原因,盡管她早已經過了合适的年紀。而這個場景中,導演已經通過一個鏡頭,直接的暗示了伊麗莎白的處境,她已經陷入一套逼仄的價值認同中,而難以自救。而就是這種畸形價值認同,讓我們進入的影片的第二部分,在這一部分中影片的漸入佳境。
精神分裂、欲望的轉喻以及身體的實在
很多人會認為,兩個皮囊下的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但其實影片說的很明确,一,隻有一個自己,而為什麼會産生兩個“人”的對抗呢,這其實就是很明顯的精神分裂的症狀,因為身體的實在太過于強大,它說的好聽,平衡,但從兩個皮囊被創造出來後,它根本就不平衡,這就涉及了欲望的機制,欲望之所以為欲望就在于它的轉喻機制,就在于欲望在獲得一個滿足之後,會立刻尋找下一個目标,欲望永遠不會滿足,不會平衡,在這種美妙的身體的誘惑下,她注定會過度,注定會突破這個界限,這就是欲望,而在這種過度之後,伊麗莎白面對這種對原先身體的破壞,醜陋的手指,這種真實的創傷讓她的無法處理,而為了逃避這個創傷,她精神分裂了,這其實也可以看出,這種價值皈依對她的錨定有多麼的深,之後就像滾雪球一樣,這種不平衡被越拉越大,也讓我們進入了電影的高潮。
身體的醜陋實在
其實這個話題在之前已經被涉及,不過在影片的第三部分,它達到了極端,當然,這裡我們會順着影片進行解構推論,首先,我們要面對一個矛盾的話語,越美麗越醜陋,我們要明白,根本沒有完美的身軀,我們每個人注定會有缺陷,而對于一個陷入他者凝視的人,她為了迎合他者的凝視,會越來越努力的打扮自己,改造自己,變得更美,但身體的實在不可消除,總是有些缺陷你無法回避,這裡就是伊麗莎白的兩幅身軀,她越是努力的打扮自己(成為蘇),越是壓抑自身的醜陋缺陷(拒絕面對伊麗莎白),而這種壓抑的缺陷越是會更強力的返回(伊麗莎白逐漸醜陋的、不可逃避的身軀),這就是這個悖論,當你越來越關注美的部分,越來越迎合他者的凝視,你身體的醜陋缺陷就越無法讓你忍受,你身體的醜陋缺陷就越會被你無限放大,直至你找到死神,影片中,這樣的一個極點是蘇殺死伊麗莎白,其實按理來說,蘇殺死伊麗莎白的那一刻,她也要死去,因為她們兩個本質上就是一個人,隻不過通過戲劇化的處理,變成了兩個人,當然,如果影片止步于此,我的天靈蓋會被沖飛一半,最絕的是影片的繼續發展,它讓我們直接的物理意義上,具象化的面對身體的醜陋實在,當然這裡,我們需要補充一個基礎,就是在美的外表下,我們的身體遍布着血管,器官,腸道各種各樣我們難以直視的東西,這種實在的創傷過于強大,所以我們會直接忽略掉,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并不會注意到它,而通過影片的發展,畸形增生的軀體,就是我們的身體實在,我們所拒絕面對的,身為人的一個方面,我們在美的外殼下所隐藏的内核,而在畸形增生的軀體下,這種對過往劇情的重複,達成了一種完美的反凝視,你們仔細看看在你們這些眼光下,你們這些指标下,身體的實在之維,你們所想要的,渴求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它一坨畸形的肉塊,在此之後的血漿噴射,可以說,就是對男性凝視的極爽報複,看看你們最美的創造物是什麼,看看她為了迎合你們的凝視,看看她在你們的性剝削下,最終成為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怪物,成為了怪物,這個時代所追求的一種極緻男凝下的美就是這個怪物,他們是一體兩面的,怪物,罵的是我們這個時代,在資本的無限增值下,對完美的美,男性凝視下的美的欲望被無限放大,而我們越追求,我們身體的實在,人的内核的返回越強烈,它會吞噬掉每個在這條路上執迷的人。
結局的隐喻
人類文明與商品化的女性
一個非常有趣,明顯的細節,那就是伊麗莎白登場時的配樂,是2001太空漫遊中著名的配樂,兩個影片的場景也是對照的,在太空漫遊中,猿猴學會使用工具,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在某種物質中,你可以從兩個方向解讀,一個方向是對人類文明的諷刺,看看你們創造了多麼醜陋的東西,看看人類輝煌的文明下的醜陋内核,另一個方面,也可以說,正是欲望永不滿足,一種注定的人的對欲望的過度,創造了人類文明,怎麼看就看你自己了。
結局的最後一個畫面,殘存的臉的殘軀爬上了星光大道,爬上了自己的那塊磚,但卻成為了番茄醬,和影片的開場達成了完美的照應,同時也達成了極強的諷刺,在如今,美就是商品,服務于資本增值的機器,它的目的從來不是它所宣傳的讓你變得更好,永遠都有新的美麗女性,當她們被資本的增殖啃食殆盡後,就像打掃掉地闆上番茄醬一樣,被無情的掃除、遺忘,而在其中,我們人的痛苦,被驅動着無止境追求的絕望,正是這個時代光鮮亮麗表面下,永遠回響着的悲歌。
好了,這期影評到這裡就結束了,其實這裡面你還會看到很多東西,蘇的一個發音時的嘴唇,兩個身體後的強迫症式的症狀還有涉及許多往日電影的元素,這些應該都可以在一些影評網站上搜到,同樣的,由于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我對于一些話題并沒有展開去講,以後有機會我們會針對一個片段詳細的去講講,希望你喜歡這份電影賞析。
b站、抖音名字:一百克的白面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