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看完兩集難受得睡不着了。
點開25.26集前:看完更新就睡覺
看完25.26集後:曹建軍!你讓慧慧怎麼辦啊!
必須說這兩集全員演技在線,王所長看着曹建軍掉眼淚那段更是可以封神,因此我完全代入了情緒,也想試着做一點關于曹建軍肇事前後的心理分析,主要是反對“得意忘形”這一說法,老曹的酒局,更多的是一種心理落差。
老曹這個人物,好大喜功确實是有的,在他得了二等功後去丈母娘家那裡,他心裡确實是覺得終于揚眉吐氣了,可他到了丈母娘家後,發現在周慧媽的眼裡,自己一個得了二等功表彰的警察,還不如一個上了失信名單被強制執行之前還被抓過嫖娼的商人,孫有光都到了這地步,丈母娘還是向着他說話,甚至強迫老曹去犧牲自己的前途為孫有光開脫,知道老曹沒法幫這個忙後又開始數落老曹一事無成,這種前後帶來的落差讓老曹内心苦悶,渴望借酒澆愁。
将情感上的失落寄托于酒精帶來的麻醉,丈母娘對他的打擊希望通過找人去“奉承”、贊揚他來彌補。因此他開始約飯局,先是找八裡河的其他同事,因為同為基層警察更能明白這個二等功的含量,更會去誇老曹,能彌補他的内心失衡,可是同事們要值班走不開,于是老曹的第一次約飯告吹,他内心的失落無疑更上一層樓,即使自己得了表彰,可本來不待見自己的人還是不待見,理解表彰重量的人也不會因此關系更加近乎,明明自己得了十分讓人高興的褒獎,可是他無法從身邊人身上得到他預期的反饋,自己真的得了二等功嗎?前後有變化嗎?
這種落差讓他不甘,此時老曹隻想寄托于酒精讓自己痛快地醉一場,不醉了發洩不出來,一定要喝一頓才肯罷休。他開始了第二次約飯,并且無視了所裡禁酒的規定,找來了一些其他朋友陪自己一醉方休。朋友們得知老曹得了二等功自然去誇他,老曹嘴上說着謙詞,心理卻多少有些找補,他說活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看得起,别人去尊敬你。這正是他心裡落差的重要來源,以為自己終于被丈母娘看得起,陪自己同甘共苦的慧慧終于可以在娘家昂首挺胸,實際都沒有,更大地打擊了他的自尊心,而在觥籌交錯的酒局上他終于感覺自己找回了這種得了二等功理應受到的尊敬,因此他不許别人去打斷他這難得的高興與放縱。其實到這裡,老曹還是清醒的,雖然他在情感上借酒局彌補了這種失衡與落差,但實際上他為喝酒的朋友叫了代駕,囑咐他們喝完酒别開車,并叫來徒弟楊樹,心理确實是記着他的紅線——酒後不開車的。
如果沒有意外,酒局上的所有人都是被代駕送回家的,喝了酒的老曹也沒沒喝酒的楊樹送回去,故事到此為止也隻是曹建軍内心的苦悶、掙紮與一次放縱,但是故事的沖突與戲劇性還是來了:1曹建軍落了手機,本來替他開車的楊樹回去取 2飯店車位不夠,接待員請曹建軍挪車 3曹建軍沒有等楊樹回來也沒有讓接待員替他挪車,自己坐上了駕駛位。這三個條件,缺少一個,都不會導緻老曹違紀行為的直接發生,更不會有後面的沖突。陰差陽錯地,老曹還是坐上了駕駛位,釀成第一起事故。
到這裡,如果老曹是清醒的,事情還沒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可是不要期待酒精麻醉後的大腦有多少理智,老曹酒後上頭,大馬路上亮出了警官證件,進一步激化矛盾。老曹想我是警察,我剛剛制止了一個殺人犯的二次犯案,在危險邊緣吃苦賣力的,能不能通融一下,尊重一下我;被撞車的事主想肇事是你的責任你就應該付,掏警官證什麼意思,是警察就不負責任了嗎,交警必須給我秉公處理;交警想你一個警察怎麼還知法犯法呢,大馬路上亮證件,另一個車主看了直接開始錄像監督,你這不純找麻煩嗎。因此車主态度強硬,交警揣着氣公事公辦,曹建軍求情無果,他剛剛積累起的一點“被看得起被奉承”的尊嚴又消失殆盡,他再次陷入情緒落差中,不甘,不冷靜,這些情緒在酒精的催化下進一步放大,事情越鬧越大,圍觀群衆也在錄像,根本失去了私下調解和平處理的可能。
去取手機的楊樹終于趕回,他也沒想到這一會功夫出了這麼大的事,很心酸的,整個八裡河最懂法律的、經常犯軸的高材生楊樹,他在問,能不能通融一下,能不能通融一下。這對師徒關系也挺讓人唏噓的,這裡不過多分析了。
老曹在酒精刺激下,屬于是那種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我明明沒想醉駕,我徒弟都叫來了,就趕巧了挪個車出了事故,加上他沒得到想要的尊重帶來的心裡落差,他咽不下這口氣,對交警和别的當事人的表現也自然談不上什麼風度可言,就是一個醉漢喝多了鬧情緒,就算楊樹拼命拉着,也架不住一個醉漢給事故帶來的惡劣影響,交警已經明顯厭煩醉後還不老實的老曹了。
(打了挺多字困了,明天接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