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禁止引用

追蹤者 财源廣進發發發

前言 追追一家親

...
又見如此霹靂的劇情 居然是在MBC 真是活久見

“又播追擊者,主演還是孫賢周,要不要看”

收到留言的時候,正在死磕KBS出的新編曆史劇,想着能以借古諷今來針砭時弊的韓國國家電視台,這次出手應該不會太差,冷不防看到MBC播追蹤者的提示,一下子來了精神——

什麼什麼,追蹤者,還是MBC版,這是什麼,還真是孫賢周演的不成~

話說,觀衆這話并不為過,多年前一部韓劇 追擊者 安排在SBS播放,英文劇名為:Chaser,也是由趙南國導演與樸慶秀編劇合作的一部精品制作,與本劇的漢語劇名僅有一字之差。就靠着這部作品,劇組中了頭彩,成為當年SBS收視的一匹黑馬,連帶地,該劇主演孫賢周也受到影響,振作精神,以飽滿的姿态投入演藝事業,迎來了難得的際遇;如今這一部韓劇:追蹤者,英文劇名為Tracer,又是什麼來頭?難不成還是趙樸這對編導合作完成?

看過資料介紹才知道,雖然不是當年的原班人馬,編導由李勝英導演和金車铉貞編劇擔當,主演還讓任時完和高我星這樣出色的年輕演員來頂上,但是老戲骨的戲份還是占了很大比重。這就好比老演員孫賢周,還是劇中主要角色,隻不過,當年是主人公,也是劇中相關事件的受害者,可是現在簡直是勝利大反轉,成了反派大BOSS,在現場神氣活現地指揮大局,這又是怎麼說的,真是~

現在,話題回到老問題上來:

MBC版本的追蹤者說的是什麼,難不成講的還是競選前後,因為相關事件陷入僵局的财閥與政客之間的較量,還是又有其他情況?

是沒錯,韓國又要開始大選了,根據革新派針對相關方面的要求,現在就不能拍大選題材,甚至在大選前幾個月内,根據規定,民意調查也不能公布數據,但可以根據韓劇特色,結合MBC這樣公營電視台的優勢,拍一點特别的題材,比方說收稅啥的。就為這一點,也就難怪觀衆感到納悶:

出色的職場劇,一般都是制作社跟tvN或是SBS合作不是嘛,怎麼突然找到了MBC?

這就好比站在枯樹底下,卻突然被成熟的果子砸到了頭。看來,SBS近幾年來做有特色的職業劇,是作出了甜頭,以至于忽略了與創作者和制作社的建立緊密聯系,這就給陷入困境的MBC制造了機會。畢竟,爛船還有三斤釘。要說編劇和創意,MBC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但要論及韓劇後期制作,比方說剪輯,配樂,導播啥的,MBC仍然是業界頭把交椅,這方面還真沒什麼可比性。即便是從事電影制作的CJ動用電影後期制作團隊來做韓劇,做出來的成品也不能跟MBC産的韓劇相提并論,理由也很簡單:

作為二十年前的亞洲電視劇制作中心,MBC擁有豐富的韓劇拍攝和制作經驗,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門人才,盡管現在有關人員已經跑得差不多了,而且該台被戲稱為“韓劇制作的黃埔軍校”,可是基礎還有,業界關聯業者還是在,想要在短時間内,集中精力做好一部作品,難度并不大。

好的,說了這麼多該劇一定會好看的理由,相信讀者已經不耐煩了,那就,先看劇,甭管什麼想法,看完了再說。無論怎麼評論,作品還是在排在理念之前。

作品為先,這才是韓劇世界颠撲不破的道理。

追蹤者 财源廣進發發發

第一篇 緣故

...
這兩個年輕人充滿幹勁卻沒想到有可能會被老狐狸利用

天空沒有痕迹,但鳥兒已然飛過。雖然有如此詩意的說法,但在現實中,沒有完美的賬目。隻要資金過賬,隻要存在經營業務,就一定會留下痕迹。會計師負責查實這一切,而稅務師則負責利用相關信息,為國庫添磚加瓦。

是沒錯,我們這部關于追蹤者的韓劇,說的就是韓國一處特殊部門的故事,該部門名叫:國稅局。對此,有觀眾不理解:

“韓國的那個國稅局是幹嘛的,韓國國稅局的人還能幹嘛?不是經常有這個韓國明星,或是那個韓國明星偷逃稅款的新聞被曝出來嘛”

◆ 緣故

為解答這個問題,本劇作者用筆十分狡狯,先放入一個殘酷的案例:

在韓國,協助國稅局的人辦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會有什麼結果?不,編劇舉出的案例,應該稱為會有什麼後果。作為會計子弟,年輕的黃東柱站在父親面前,目睹了這一切。多年之前,年少的他甚至無法忍受父親被判有罪的屈辱,對身穿囚服的父親大聲埋怨:

-為什麼要那樣做?!(你)不是早就知道會變成這樣嗎?!但就算是這樣,(你)為什麼要去抗争呢?姆媽暈倒了,數十通電話打過來,那個時候,你,把我丢在一邊。到處找你的昨天也是(這樣),(對)我們一點都沒想到吧?阿爸就覺得阿爸的抗争更重要對吧?!

多年之後的寒冬夜晚,他站在江邊,親眼看到雪花飄落,而父親的車卻被起吊車從江中吊起。是沒錯,在韓國,跟相關部門合作的人,下場通常都是黃東柱的父親黃哲民這樣,某天晚上家人突然接到通知,要去查看現場,然後眼看着故人從毀棄的車中被擡出來。

…………

那麼,在韓國,國稅局的人到底是幹嘛的?

為韓國的經濟支柱,千方百計地找到稅收來源,勸說企業相關人員與之合作,但最終卻把合作者的人生當作禮物獻給財閥,任其齧咬。看,編劇給的例子并沒有講錯,韓國相關部門的人,對於國家來說,是鑽營者,對於舉發者來說,是背信者。

可是,編劇為什麼要在本劇一開始向觀看本劇的觀眾舉出這樣可怕的例子,又是為了什麼要向觀眾描述一個無力的少年無法回避的心痛經曆?

從之後的劇情發展來看,黃家父子的遭遇,恰是相關案件的緣起,也是所有問題的源頭,而黃東柱後來打入韓國國稅局內部,進入相關部門要搞調查,成為該局核心調查員,恰是因為受到有關事件的影響。所以,作為所有事件的開始,黃哲民暨所在企業PQ集團相關案件,當然有必要專門提出,便于觀衆了解基本情況。

那麼,黃哲民暨相關企業PQ集團涉及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案件,該案與韓國的國家機構國稅局又有什麼樣的關聯?

從黃家父子的對話可知,在國稅局調查PQ相關案件時,黃哲民就是與國稅局配合行動的企業內部舉發者。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被相關人員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抹去存在。說到這裡,可能會有觀眾不理解:

既然打不過,幹嘛不跑,既然父親倒下了,兒子幹嘛不逃走,還要以這樣的方式跟財閥較量?

那是因為逃走也不行,哪怕逃走,哪怕吃了那麼多年的豆飯,已經出來了,哪怕兒子不願意走父親的路,也還是會被财閥看住,然後靜待時機,滅口。是,沒有錯,黃東柱原本已經決定跟PQ合作,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跟父親見面的時候,甚至還跟小時候一樣埋怨他說:

-看,我現在就在跟那些人合作,那又怎麼樣?

-爸,你就永遠讓我幫你擦屁股罷?!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與他接觸,也隻是PQ的人為了對付他的父親,走的另一步棋。如果不是他對自認為信任的下屬下了指令,要他去父親所說的企業查看情況,父親就不可能再被PQ的人算計。實際上,這也正是黃東柱最後悔的地方:

如非他過于自信,行差踏錯,父親也不會因此去世。

在葬禮舉行之後,當他收到國稅局的調查員徐惠英鄭重遞交的車輛行駛資料,還有父親的老朋友交付的故人遺物品之後,他的怒火才真正被點燃了。既然要趕盡殺絕,跑也跑不掉,既然要採取如此決絕的手段,那就隻有不服就幹。既然沒有人有力量做到,那就隻有自己來做。於是,他對內疚的徐惠英說:

-你是因為罪責感才要這麼做的嗎?!想要知道我爸的死,是不是稅務調查引發的,是想要證明這一點嗎?

可是,她卻老老實實地回答:

-這次稅務調查,不是因為有嫌疑才開始的。

這裡需要特別介紹的是扮演國稅調查員徐惠英的資深電影演員高我星,請注意藝人姓名漢字準确寫法:高我星,不是高雅星。高我星是擁有超過十五年從藝經曆的年輕資深演員,從藝經曆可以寫上好幾本精彩的小說,在韓國的國民認知度很高。在此之前她有過出色的影視作品,在韓劇方面,由于形象所限,成年後的她偏向劇種獨樹一幟:職場劇。隻要有她那張平靜的面孔在,辦公室裡發生的事兒,那都不算個事。

可是,為什麼要讓高我星這樣樸實卻演技出衆的演員出演本劇?

那是因為在韓劇【未生】一作成名之後,作為最擅長職場劇的三十歲年上男演員,任時完要擔綱【追蹤者】這樣的職業劇,需要一個演技過硬的搭檔,接得住台詞,還能即時發揮,時有神來之筆。最重要的是,台詞流利,演技穩定,不容有失。對于這樣的要求,如果在未生劇組合作過的姜素拉沒有在近期結婚生育,毫無疑問,這個角色應該是她的,可是演藝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計劃,在最近這段時間,生産不久的姜素拉還在恢複中,确實不适合馬上接戲。在趕戲的當口,相關角色交給最擅長職場劇的高我星,已經是頂級配置。通常說來,不熟悉演藝人,同時對演員容貌有要求的觀衆,最初有可能不适應高我星的角色演繹方式,但看到後來,一定都會被她的真誠樸素的表現打動。在此預測,本劇播畢之後,應該會有不少觀衆被高我星這樣誠懇實在的鄰家女孩圈粉。

話題回到劇情這裡,大雨中,黃東柱他看著悲痛的父親老友,靜靜聽取他的話:

-他出門的時候,說過要去哪裡嗎?

-這個,隻有標誌(封皮),內容奇怪地沒有了。

-在PQ那會兒,LOBBY(暗中行動)的記錄全部都寫在那上面了。這東西有人在找,還以為他都燒了呢。

他就隻能問:

-這個,備忘錄的標示(封皮)喲?

所以,黃東柱的父親黃哲民到底是為什麼要被滅口,又是為了什麼,遺物品當中,隻剩下備忘錄的封皮?

這裡特別需要解釋相關業者的職業習慣:

作為財務人員,如果交待不出資金來源就是自己的責任,即可認定資金是被當值財務人員貪污了,因此,為自證清白,為說明情況,但凡接受過職業訓練的財務人員,都有在工作中詳細記錄相關情況的習慣。通常來說,财務人員交接班,或是師傅帶徒弟,都有一句重話:

人在記錄在。

所以,隻要有事,甭管企業,還是有關部門來調查,找的都是兩樣東西:

一是會計記錄的私賬,另一樣則是工作記錄。

私人賬簿通常都記錄财務人員經手的資金流水,來源以及去向,而工作記錄則是詳細标注企業經營過程及有關業務詳細内容及結果的專門記載。放在本劇當中,也就是本劇提到的黃哲民前專務專門記錄的“備忘錄”。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觀衆都已經相信黃哲民前專務突然離世,絕不可能是韓國有關部門調查的那樣,被認定為自殺。故人當然不可能自殺,因為離世之前,他還曾經見過兒子黃東柱,希望他能幫幫忙,雖然被兒子拒絕,但是並不氣餒。還有,那個隻留下封皮的備忘錄,究竟去了哪裡,是被誰取走?

帶着問題,黃東柱來到了稅務人的世界。

◆ 開封

備忘錄究竟去了哪裡,究竟是誰,拿走了備忘錄,将死亡帶給了黃哲民?

想要知道答案并不難,但不是局中人,就無法窺探局中事。因此,黃東柱作出明智的決定:

離開會計行業,來到稅務部門。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財稅不分家,黃東柱作為一個業務嫻熟的財務人員,肯定擁有相關執照,因此他來考稅務部門,簡直不成問題。問題隻在,如何說服在場的各位考官。可是看情形,這也不是問題。因為黃東柱有極為出色的外形。這裡所說的外形出色,當然不隻是長相俊俏,而是氣質取勝。

假設,在招考過程中,眼前這位容貌端正,舉止文雅,長相俊俏,酷帥好似任時完,這樣符合招考條件的青年坐在考官門前,又表達出了實打實的熱情和工作願望,難道不想錄用他嗎?

錄用是肯定的,但是如何進入韓國國稅有關部門,尤其是潛伏到相關人員身邊,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本劇第一集的後半部分在解釋的幾乎都是這方面的内容。

那麼,如何才能迅速晉升總部相關部門,并與當年負責調查PQ相關事件的人們為伍?

要說簡單,也不簡單,但要說難,還是真的難。這就好比,黃東柱先幫助當年涉及有關事件的工作人員處理了一件麻煩事。當時,他在承諾以後,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就在媒體采訪選手的時候,進入相關區域,又拿出征稅通知,要求他繳稅;而後,又錄下了對方痛打他,再丟錢給他的影像,在談條件的時候,出示了這些內容,而且要遞交的人是這位選手的球隊老闆。

所以,這是什麼意思?

這就是黃東柱的一貫做派:人狠話不多。别談什麼移民不 移民的,不管服不服役,先把稅金繳了再說。要讓美利堅老頭知道你的“光榮事跡”,那也不用簽約了,職業生涯也完蛋了。別的不說,先繳稅。

看到這裡,可能有不少觀眾在問:

“那個選手不是說沒錢嘛,再說了,移民都會凍結所有賬戶的,資金確實動不了,後來怎麼把錢補上的”

看,劇中黃東柱已經給他指了路。既然彩票下注站是由這位選手的親兄弟負責,自家人當然好商量。如果賠率是一比二十,那麼,相關賽事要是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輸掉,當然會賺到一大筆。拿那個錢來補繳稅款,這就得了。所以,棒球選手是以榮譽和自尊心,換取了繳納稅款的便利。

黃東柱為什麼要幫那位老熟人的忙?

因為他需要一個跳闆,去到相關部門總局的跳闆。既然要上位,當然要光明正大地進去。隻有進得來會議室,才能見得到現在已經榮升總長的仁泰俊,再向他提出要求。

在看到總長的時候,不少觀眾都吃驚,為什麼孫賢周會以這樣的方式登場?他到底是不是主角?

別著忙,在相關場面,從一旁閃出了資深演員秋相微。是沒錯,這次扮演仁泰俊總長對頭的人,就是秋相微演員。當然,還有劇組更驚人的安排,比方說,扮演黃東柱頂頭上司的那位,也被觀眾大讚演技夠好。是,狠好,當然好,因為扮演吳科長的演藝人,也是從前的男一人馬,這是資深演員樸埇佑,注意藝人漢字姓名寫作:樸埇佑,不是樸勇宇。

有鑒于觀衆要求,此處專門介紹黃東柱在來到總部之後見識到的情況,連帶說明韓國相關部門總部的情況。從劇情來看,第一、第二兩集介紹的内容并不多,因此隻能就劇情給出的内容,作簡要分析,待播出若幹集之後,内容較為齊全之後,再對總部各個所屬分局做詳細分析。

總部調令下達之後,黃東柱最先見到的部門的人,就是樸埇佑演員扮演的五局科長吳英。對于這個人,劇情專門給出了若幹細節介紹他的特點。這就好比,他是查賬能手,厲害到了三局的小青年對他的态度特别尊敬,特意請他來,幫忙看賬,在他不耐煩看數據的時候,還幫他穿鞋,又給他遞咖啡,就是要聽他說幾句話。

吳英到底說了什麼,讓三局的人如此尊敬?其實也沒什麼,他隻是說出看賬的規則:

-你看這個,這個,這是你的支出記錄對不對,這是這個,還有那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就這麼嘩啦塌下來,都是支出對不對,這就是正常的,然後月底再來一個入賬,刷的一下,工資進來了,這就是正常的賬目,是有支出的,也有收入。

-可是你看這個,一下子就進來一筆錢對不對,這個,這個,還有這個,全部都是資金打入對不對,那麼多筆資金都進來了,對吧,然後到了特定時點,嘩的一下,全部都轉走了。隻要有知性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是非法資金pattern(模式)。這就是那個特別有名的逆L字賬戶。

不過,吳英接下來的話,就很值得深思:

-這事,你可以不用知道,也對,能上去的也就隻有一兩個人,你是被采用進來湊數用的。

-就是說你都已經發揮你應該起到的作用了。

這是什麼情況?

這是國稅局有經驗的查賬專家在教導不懂查賬規則的新人,如何查賬,如何看懂資金轉移模式。此人不但精通賬理,也清楚局裡的人事情況。可是,接下來的劇情讓人目瞪口呆,說出這樣經驗之談的老前輩,居然是被三局請來“兼職”的,而且報酬就隻有伍萬韓元,是的你沒看錯,三局的局長掏出來的就是伍萬元韓币。

…………

就算是這樣,幫忙看賬,還得躲着三局的局長老張。老張一看到吳英,就問他:

-喂我說,你是怎麼從這裡出來的?

這語氣看起來實在是有點奇怪,就像是對自己人,又特别防備。多虧吳英機智,拿出幾包速溶咖啡,說自己是來拿新産品的,這才把老張堵得沒話說:

-哎呦你這個脾氣喲~

就在說話的當口,當時被教導的三局相關組員又拿着咖啡找出來,這才讓老張相信吳英是來順咖啡的,然後,老張做了一件讓觀衆側目的事,他叫住了吳英,說是有事找他,而後吳英回到五局的時候,手裡似乎拿着一樣東西。

吳英到底拿的是什麼?往後看。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吳英跟三局的局長老張很熟,熟悉到了可以相互使喚對方的地步,老張對吳英的本事也很清楚,一邊要驅使他幹活,一邊又要防着他,而後為了堵住他的嘴,還塞了一點好處給他。在此之前,三局調查小組那邊的人,給吳英的報酬是五萬塊韓元,而後三局的局長還給了提出吳英其他的要求。可是,即便如此,在看到黃東柱的時候,吳英還是回答他說:

-去那裡不要有任何期待,什麼都不要做,也不要期待那裡的人會幫你做什麼。

實際上,這話就是在提醒黃東柱:

你去的是一個坐吃等死混日子的地方。

可是,沒想到的是,黃東柱進組之後,給五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以他的能力,幾乎調動了所有人的積極性,當然這是後話,這裡要看的是職能:

在相關部門的總部,五局是幹什麼的,三局又是幹什麼的?

雖然從三局那邊的情況來看,找來的都是一幫沒經驗,沒能力,更缺資曆,隻知道打流混世的人,可是三局承擔着相當重要的任務,而五局衆人,雖然工作勤勤懇懇,能力出衆,卻隻能被閑置一邊,被其他局的人們認定是“垃圾場”。可見,五局就是總部的白手套,專門出面處理那些旁人不願意做,不想做的麻煩事,而五局的人,都是一些各部門發配下來的精英,雖然工作能力強,态度夠好,對人親切耐心,但因為各種原因,容不下他們,就隻能發配到這樣專門負責善後的部門來。

實際上,黃東柱後來調查的情況,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他拿着當年的那張合影,可以認出當時調查組的組員。當年調查組的成員當中,除了總長仁泰俊之外,還包括三局的局長老張,發配到五局的科長吳英,跟他接觸的調查員徐惠英,以及其他組員。

在五局,有不少人都是因為當年PQ項目被發配來的人,其中當然也包括徐惠英。如以相關情況來看,這就很值得深思了。對照黃東柱查詢的資料來看,五局至少有三個人的檔案都标記為:左遷,他們在事發當時都是調查組成員,可見,當年故人突然離世,對調查組的人們來說,也是很大打擊。升官發财的人,就隻有仁泰俊和老張,其他人都是走的走,降級的降級。當然也包括黃東柱專門去拜訪的那位自行開業的查賬專家,提到當年的事,他憤恨地說:

-都是吳英,都是那家夥,裝作清白的樣子,害了我們大家~

那麼,真的是吳英幹的嗎,如果就是他,為什麼他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跟其他組員被發配到了被稱為“垃圾場”的五局,而老張和仁泰俊卻能不受影響,升上去?

看來,這就是黃東柱來到五局,不斷刺激吳英,想要了解相關情況原因所在,估計也有可能成為之後劇情着重解釋的部分。

如此精彩的劇情,如此搶眼的角色,想要忽略都難。這就是追蹤者劇組的現況。是沒錯,任時完來到了一個戲骨雲集的劇組,他的周圍都是演藝經驗豐富的戲骨級別的老人,正因為這樣,MBC的職業劇【追蹤者】才會如此耀眼。如此一來,觀衆有福,每集都要看到一出又一出精彩群戲。

話題回到劇情這裡,第一、第二兩集隻是以簡筆的方式描述了黃家父子在跟韓國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合作之後的遭遇,為說明黃東柱進入相關部門的上位經曆,還特别舉了三個例子,二小一大,其中最大的那個,就是出現在第二集最後的那一例。但是限于劇情篇幅有限,事兒還沒講完,要延續到下周繼續講述。但在此前出現的那兩個小例子,卻很值得一看。

第一例 移民棒球選手補繳稅款相關事件

有關選手實際上是借口移民,意圖避開服役和繳稅,卻沒想到避開了服役,沒有避開繳稅。至少,相關部門的調查官,猶如黃東柱那樣,在媒體面前展示通知,讓他不得不面對,此後又抓住他的痛腳,揪住不放,迫使他在離開韓國之前補繳了稅款。

第二例 財閥會長私藏現金相關事件

如果說第一案,靠的是勇敢和果斷,那麼第二案完全就是靠推理分析,再加上勇氣。如果黃東柱沒有提著錘子去會長家,如果黃東柱沒有在出動之前仔細看過相關資料,他就根本不可能找出藏有現鈔的可能性。更何況,那位老财閥為了要相關部門上門檢查的人們出洋相,還不惜臉面,整了一出讓相關人員找出尿布的事兒,就是為了引起媒體關注。

這樣看來,第一案的處理辦法是曉以利害,指明出路,而第二案的辦法則是充分準備,堅壁清野。

可是,為什麼要劇集解釋這麼多關于黃東柱離開所在事務所,來到韓國相關部門以後發生的事?

這是為了給他調查亡父相關事件做鋪墊。在調查過程中,黃東柱對當年相關事件的參與人員,以及有關資料去向的情況特別注意,也就給觀眾了解後續情況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第二集播畢之後,基本可以認定,在本劇當中,看似黃東柱辦理相關案件是主線,其實真正的主線是復仇,以及查清真相。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目標,黃東柱才能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在本篇的最後,回答觀眾提出的另一個問題:

“我就不懂了,在單位裡,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什麼都不管,悶頭往前沖,他就不怕惹到了人家,來整他嘛”

這一點,早在進入本部之前,黃東柱就已經跟仁泰俊總長提到過:

-雖然大家都認為您就是下一任國稅廳長,不過但是,白廳長還在支持閔素英次長的基礎上,誰也無法判斷情況如何變化。現在是歷代最低稅收,在去年一年裡,因為受賄離開的總部支廳職員有十六名,這樣真的沒問題嗎?在我看來,什麼都沒了,好像被困在八寶城的龍珠一樣啊。好好利用我吧,從上到下的改變,必然伴隨非難和危險。但對我來說,也沒什麼非要關照的關係。

-總長您還不滿足這樣的關係嗎,那麼總長您就要作為君主下注。然後,就請君主下注在我身上。我是為新的國稅廳而來的,創造那種不再有不得了的財閥,將某人的人生作為禮物奉上的事發生的,新的國稅廳而來的。

-我也沒有什麼必須關照的人,或是要在意的關係。就把我當作是刀。

看來,仁泰俊總長給予的機會,黃東柱已經抓住了。這番對話中最值得關注的要點在於:

○ 想要就任下一任廳長,業績亟待提高。

○ 作為上位者有顧慮,需要沒有顧慮的人去處理。

○ 總長無法做到的事,總要有人去做。

為人所不為之事,收人所不能收到之稅,就是黃東柱要做到的事,而這一切,就是如他所說,是為了償還,是沒錯,不是報恩,而是復仇。這一切都源於那一天在法庭外,那個無助的少年看著被判有罪的父親,默默流淚再大聲埋怨的瞬間。

當緣分的齒輪轉動,與當年事件有關的人們必将重新聚首,然後逐一打開當年的死結。預知下情如何,請繼續關注下篇。

...
掃碼關注林下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