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盡管我們可能覺得,父母(稍微延伸一下)對我們的要求太高了,我們已經盡力做到了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好,但還是沒辦法達到他們的預期,或者是有部分人認為父母對自己不夠好,長此以往,這兩種情況都會導緻我們對父母産生怨氣,為什麼總是我去幹活?為什麼别人孩子有,我沒有,等等。這些怨氣會讓我們不自覺地産生對抗,從而忘記我們的父母對我們付出的一切。遺忘過去,意味着背叛,扪心自問,你願意背叛給予你無私之愛的人嗎?将心比心,你願意被自己以後的兒女背叛嗎?所以我認為對于孝順父母,應該是以德報怨,我可能站着說話不腰疼,但是我覺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隻能改變你能改變的事情。回到電影,其實是用喜劇的方式來烘托一件比較悲傷的故事,但是更悲傷的一件事情是:本來孝順父母是一件平常事,沒什麼稀奇的,為什麼電影感動了無數的人?私以為現在社會對于孝順還是做的太少了,這時候肯定有人會跳出來說什麼愚孝之類的事情,錯,首先要有孝順這件事,才會有愚孝的說法,如果都沒有孝順了,何來愚孝?何為孝?古人境界比你我高,不色難,不能簡單的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按照這個來衡量的話,我們大部分人類似于畜牲,部分人畜牲不如,還有一小撮能達到這個标準,所以說,說愚孝的那些人,先對号入座,再來和我讨論。再說回電影,我認為很巧妙的一點是不落俗套,說實話,穿越劇已經很多了(我看過的不一定多),很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比如《時空旅人》、《神話》,《你的名字》,《唐磚》(有點忘了),《夏洛特煩惱》,《盜夢空間》(勉強算吧????)。那麼如何構思才能化腐朽為神奇至關重要,電影中前半部分讓我們以為她媽媽不知道,而後面我們才知道她媽媽知道,說實話,真的很感人,感人的不僅僅是故事本身,還有因為故事而聯想到的我們自己的媽媽,電影中媽媽舍不得一點錢坐公交,眼淚直流,我讀高中,讀大學的時候,我媽在村頭送我哥倆的場景曆曆在目,不容易,老媽,你真是辛苦了。我記得我媽說,她喜歡看大草原,等啥時候空了帶她去看一下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