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打敗了99%的主旋律電影了,雖然整體有點照搬西方喜歡的審美和叙事,但确實是很标準的電影制作,這個流程下水平線不會差,和前面的反詐電影一樣,感覺導演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很不錯。
有個比較好的點,漢奸翻譯拉女主跑路的時候,女主說我從小是唱穆桂英、紅梁玉的,不能做秦桧老婆。(終于舉例是優秀的女将了)
也有一點點需要進步的地方,可能也是南京大屠殺太慘了,導演拍惡的猙獰還比較克制,但也沒有拍出那種我們的憤怒和反抗,國際輿論也輕飄飄的(跟現在我們對以色列的無能為力一樣)。以及關鍵反派的塑造上,導演可能不想讓日本鬼子惡得太扁平,結果用力過猛搞了個戲份很多的虛僞反派,而我們自己人又就是善良得無用的感覺(生死面前也有一些小惡,還算平衡得不錯)
劇情
開頭是南京淪陷,烏泱泱逃難,還有好多逃兵和守軍打起來了,外面抗日這邊内鬥(此處黑了國軍)。 然後男主是郵差,逃的路上被日本人抓到了,當時日本正缺人洗照片,男三翻譯(30%漢奸成分?)淺撈了他一下,然後他就僞裝自己是照相館學徒。
感覺裡面塑造得最好的角色是反派男一,日軍攝像師,算日軍裡出身非常高的,他爹逼他參軍,他媽舍不得就讓他做了随軍攝影師,搞新聞。 他本人非常喜歡中華文華,受過很好的教育,沒辦法自己染血,但對日軍暴行從開頭的驚訝到後期的漠視,算是很快融入集體吧。
翻譯(有老婆孩子)撈男主是因為他想救相好(女演員),讓演員假裝男主對象,然後求日軍攝像師給男主2個通行證。
男主壓根不會洗照片,但是他發現攝像館老闆一家(館主夫妻和姐弟2娃)沒有逃跑,而是躲在家裡地下室。為了活命,老闆就教他怎麼洗照片。
靠這個男主暫時苟住了,日軍開始為了震懾我方軍民,也為了給天皇邀功,就拍了很多虐殺的殘忍照片,後來為了國際輿論又擺拍了一些所謂軍民其樂融融的。
他們照片成功上了日軍新聞頭條,軍官很滿意,然後攝影師也對男主很滿意,女演員被撈出來了,很牛的是妹子還順便在箱子裡夾帶了一個國軍(妹子差點日軍輪奸的時候國軍拉了劇場電閘,算淺救了她一把)。
主角團聚首(男主、演員妹子、國軍、館主夫妻和2娃),日本長官覺得攝像師對男主太照顧了,也可能是覺得男主知道了太多秘密,就從日本招了個洗照片的來要替代男主。
為了保住男主和大家,國軍的大兵跟車刺殺了新來的洗照片的。
本來日本虐殺百姓的理由就是看到疑似當兵的都殺了,這下更是屠戮,翻譯老婆孩子也被殺了,翻譯很崩潰質問女主為啥要藏人。
然後日軍攝像師開始自學洗照片,然後發現不難,就想殺了男主,但最後沒有能下得了手,男主給他拍的所有風景照沖洗裝訂了相冊,他本來也是想送他爹做禮物的。(這裡應該想表達反派的這種僞善和殘忍,一邊很喜歡中華人文自然景觀,一邊在燒殺搶掠摧毀)
後來日軍攝影師就給了男主2個通行證放他走,主角團開始謙讓,最後抽簽,是媽媽帶姐姐走了,但這是個陷阱(攝影師自己下不了手,但讓關口的士兵看到這個通行證就殺人),所以媽媽和姐姐都很慘地被害了。
然後攝影師發現殺錯人了,就回頭去找男主麻煩(此處可能劇情需要,就帶了一個小軍官2個人),男主被捆起來揍,軍官想強奸女演員,翻譯終于雄起去阻攔然後送了;老闆藏在角落閃現砍了軍官,給攝影師潑了硫酸(應該是防止攝影師形象比較好給毀容了)。
然後女演員發現翻譯還帶了2個通行證,3人又謙讓,然後老闆和女演員帶着兒砸跑路了(孩子還小就喂奶和阿司匹林睡了塞包裡)。到了關口孩子突然醒了開始哭,老闆為了兒子去攔官兵寄了,女主一個人拎着娃跑出來了。
女主還帶着攝影師的膠卷罪證,國外記者曝光了,國際嘩然。
然後攝影師給家族蒙羞,切腹自盡了。(在照相館裡3個人都沒弄死他,感覺很莫名,估計是導演想表達他自食惡果吧。但其實這個表達不太好,容易讓人覺得他失敗在信任男主,又沒有狠下心趕盡殺絕,而不是惡必然有其自毀性。比如日本部分激進派覺得這些殘忍的信息能震懾我方,讓其他地方軍民放棄抵抗,然後他們自己傳播這部分内容導緻自我毀滅。)